一個時辰過後。
一眾官吏和武將議論的差不多了,便不再交頭接耳,而是坐定在那裡,等著排隊把自己想出來的辦法說了。
“殿下,末將覺得,還是應該先排除小股部隊,襲擾叛軍,儘可能削減他們的有生力量,給關隘守軍減輕壓力。”
皇甫嵩站起來,恭敬的說道。
這一番答案,是他剛才與盧植一起商量過的,所以他如今站起來說話,也代表了盧植的意思,算是兩人共同想出來的辦法。
“好,我知道了。”
劉歷點點頭,示意自己記住了皇甫嵩的策略,然後讓他坐下來。
接著,是常遇春。
“殿下,末將覺得也是應該襲擾敵軍,但不應該只是襲擾而已,應該想辦法切斷叛軍的補給路線,儘可能拖延他們。”
常遇春提議道。
“是個好辦法,如果能找到機會切斷叛軍補給線,那是最好不過了,只不過這個策略還是需要酌情實施,且看到時候情況如何吧。”
劉歷點頭說道,也算是把常遇春這個提議給記下了。
對於常遇春的提議,皇甫嵩覺得沒什麼問題,已經是最附和當前情況的提議了,但唯一的問題就是這個提議太理想。
敵軍有八十萬大軍,七十萬可戰之兵,在這種情況下,必然費盡心力保護補給線,怎麼可能讓己方輕易得手,切斷他們的補給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個提議好就好在萬一成功,獲利巨大。
八十萬人一天的吃喝可不是小數目,再加上那些軍馬吃的糧食,如此巨大數目的糧草是不可能隨身攜帶的,必須依靠沿途郡縣的補給。
若是補給路線被切斷,那這八十萬人不說餓死,僅靠那些存糧,也堅持不了多長事件。
玩意要是運氣好,直接抄了他們後路,那沒準這八十萬人自己就撤退了。
如此思考一番過後,皇甫嵩站起身道:“常將軍所提計策實乃上上之策,還請殿下務必著心,若是能找到機會實施,對我軍幫助甚大!”
“我也記下了。”
劉歷淡然的點點頭,似乎是心中已經有了打算,所以對常遇春和皇甫嵩的提議並不怎麼感冒。
他這淡然的反應讓常遇春與皇甫嵩見了,俱是有點納悶,互相對視一眼,然後各自坐下。
接下來,在座的所有人都發表了自己的提議,對如何應對這八十萬大軍,做了方方面面的細緻考慮。
而對於這些提議,劉歷都只是淡然的點點頭,說我知道了,就再也沒說別的。
見他這反應,不只是皇甫嵩和常遇春,其他人也覺得這位殿下應該是已有計策,如今聽取眾人意見,不過是查缺補漏而已。
“殿下,如今諸位幕僚已經說罷,還請殿下做出最後總結。”
李斯躬身行禮道。
“好。”
劉歷站起身來,慢慢走到中心位置,朝眾人道:“剛才的時候,諸位對於此戰的意見,我已經考慮的差不多了,只不過大多都是想著防守,卻無一人想著主動進攻。”
“我心中也有戰略計劃,重點就是進攻,迎著八十萬大軍進攻,不僅要把他們打回去,還要把他們打得再也爬不起來!”
說這兩句話的時候,劉歷臉上沒有什麼表情,聲音也很淡然,可在眾人聽來,與晴天霹靂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