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走為上,在這個地方沒有拼命的必要。
十多分鐘後,十三艘戰艦在距離這個星系的外圍重新聚集起來,廖澤生長出一口氣說:“幸好咱們跑得快,他奶奶的一下子又多出四艘鉅艦,要命了。”
“我更關心這裡到底是哪個星域!”葉飛盯著星空定位體系的進度條說。
進度條看得再勤,先進的速度也快不起來,而且這個進度條是附近恆星與總部資料庫的對比進度,到底能不能在資料庫裡找到情況吻合的星空還不一定呢。
廖澤生抓住機會順杆就爬:“那感情好,咱倆分分工,你分析星空圖,我偵察這個星系的情況。”
“好。”葉飛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廖澤生立即開始檢視星系內部的情況。
艦隊雖然撤出來了,但是不管哪一艘戰艦,都在戰爭中養成了隨處留偵察衛星的好習慣,十二艘戰艦一共在這個星系扔下了一百多枚衛星,如今整個星系的情況盡收眼底。
廖澤生一個個切換衛星的訊號,透過不同的視角觀察這個星系,在生物計算機的輔助之下,只用了不到十多秒,便找到了這個星系的宜居行星。
看到殖民星的廖澤生忍不住吹了一聲口哨:“葉飛你快看,他姥姥的,這地方也太科幻了!”
這顆行星的模樣,絕對符合人類心目中的高科技行星形象。
行星外空不同高度的軌道上,分別安置著低中高三道銀光閃閃的行星軌道環,而且不是人類科幻作品中那種離遠了就看不清楚的細長結構,而是又寬又厚特別的顯眼,套在行星外空,就像纖細的手腕上戴了三個半斤重的金手鐲。
這還不算完。軌道環之外更加熱鬧,目光所及之處,視線全被大大小小的空間站佔據。有的形如高樓大廈,有的好似名山大川。不過最多的還是奇奇怪怪的幾何形狀,那些怪里怪氣的線條組合起來,比印象派的抽象畫還要更抽象。
最大的一座空間站赫然比軌道環還要寬,恰好有一艘鉅艦出現在這個空間站的附近,對比鉅艦的體積計算一番才發現,空間站的長寬高統統要超過兩千公里!
月球的直徑才兩千四百多公里,這東西快趕上月球一半兒大了。這體積哪兒是空間站,根本就是衛星好不好?珍族人對巨大的追求還真是不遺餘力!
葉飛覺得這個空間站內部。肯定有個天然衛星的核心。
“我已經看到了。”葉飛說,“老廖,你看過總部的通報沒有?這應該是珍族的殖民星!”
珍族的殖民星都是這個德行,那幾個軌道環看起來好像沒多少用處,實際上卻擔負著降低行星重力的艱鉅任務!
珍族的巨大不是沒有原因的,生物專家認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進化過程始終處於低重力環境!
人類不知道珍族的母星究竟是什麼環境,但是珍族人長那麼高,本身的質量是個極大的負擔,在標準重力下。自身的肌肉強度很難承受自重,就算珍族有宇宙生物的體質也不例外。
任何一個珍族人踏上地球的土地,都會立馬被重力壓垮。其母星的重力可想而知,而低重力宜居行星極其罕見,不想辦法降低行星的重力,珍族就無法進行星際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