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擊行動雖然沒能取得預定的戰果,不過種源號撤退之後,艦上的氣氛頓時變得輕鬆起來,大家不再關注此戰的是非成敗,而是開始享受戰後難得的清閒。
基地星則完全沒有分毫輕鬆的感覺,軍方第一時間找到了天文學界的資源專家組成陣容堪稱豪華的研究團隊,以最快的速度開始研究種源號送回的資料。
資料公開之後,共和國的天文學界頓時炸了鍋,引起的震動不亞於一場十八級地震!
天文學界的諸多大拿做夢也沒想過,軍方居然有辦法引爆一顆藍巨星,還能把這顆恆星演變成超新星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樣的機會簡直千古難尋,對搞天文的人而言,其意義不亞於乞丐被天上掉下來的金磚砸破了腦袋。
大批專家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時一直撲在研究上。
廢寢忘食?那是小意思。
徹夜不眠?別鬧了,躺下還能睡得著的,絕對不是研究天文的!
軍方對這一次的研究同樣十分重視,投入了大量人力特力保障研究的順利進行,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之下,資料的研究速度非常之快,只用了兩天就得出初步結論,確定藍巨星確實變成了一顆超新星!
軍方雖然沒有封鎖這個訊息,卻將超新星的座標隱瞞了下來。
超新星爆發持續的時間少則幾周,多則數月,平均兩個月左右,也就是說,幾個月之後,這顆超新星就會趨於穩定,等個一年半載,差不多就可以派艦隊過去看一看情況!
普通的民眾不覺得超新星有什麼可看的,但是軍方不會這樣認為。
想想中子星系就會明白,超新星爆發意味著大量的重元素資源!
這顆超新星爆發之前的體積將將超過恆星演化為超新星的最低限度,能夠產生大量的重元素是肯定的,說不定還能產生一定數量的超重元素!
與普通的重元素相比,超重元素對軍方的重要性顯然還要提高几個檔次,是重要的戰略物資。
或許等這顆超新星老實一些之後,可以試著開發一下其中的資源。
歷史在2219年10月24日記下了濃重的一筆——人類第一次近距離記錄下超新星爆發的景象,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
參與其中的葉飛和種源號眾人一點也沒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更加期忘能夠早日返回基地星。
2219年11月5日,種源號返回雲州星,戰艦抵達傳送門附近的時候,恰好趕上一批運輸艦透過傳送門,趁著戰艦卸下傳送晶體的空檔,葉飛將通發到了傳送艦。
經過一番瞭解才知道,這支艦隊運送的是一批碟族指定的重金屬,碟族要這些東西到底做什麼沒人清楚,不過軍方用這批物資,能夠換回一些比較實用的技術。
葉飛問清楚情況之後登時失去了興趣,耐心地等待運輸艦透過傳送門之後,才指揮種源號透過傳送門,經藍光星返回基地星。
種源號剛剛返回基地星,葉飛就被徐世傑叫到了辦公室。
葉飛忐忑不安地進入徐大部長的辦公室,沒等他敬禮,徐世傑就隨和地說道:“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