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說說,我方才講了些什麼?”
鴉雀無聲……
蘇衍嘆了嘆氣,道:“罰你們抄寫詩經十遍,寫不完,不得離開,若敢做假,我便去請你們的父母來好好談一談!”
學生們自然是不樂意的,七嘴八舌的抗議。
長孫熹看了看苒嬰,苒嬰也是個眼力見好的人,立即拍案而起:“蘇先生好大的口氣,你對我們如此苛刻,若是傳到掌事大人耳中,定會請先生前去好好解釋一番,不知那時先生會如何自辯,難道也是這般無視尊卑?”
蘇衍沒想到這小小年紀說的話全是長篇大論,心裡不禁咋舌,“尊卑?是,不管何處,一直有這尊卑貴賤之分,平頭百姓見到為官為王的必須自稱草民,而為官為王的見到陛下也得自稱臣。但這尊卑之分,卻非爾等用來踐踏輕視的藉口!百姓低頭,是對清官,臣子低頭,是對明君,這裡頭可不僅僅是尊卑的緣故。而我身為師長,代表著幾百年來容國的禮義修德,就算現在你們父母來見我,也得尊稱我一聲先生,而不是反過來讓我去向你們父母低頭,就算到了掌事大人那兒,我也有我的道理!”
苒嬰哼了一聲,鄙夷道:“我們叫你一聲先生是礙於師生禮儀,但你不該拿這關係肆意妄為,傲慢不遜!就算是太子師傅,他也不會對太子呼來喝去,諸位,你們說是也不是?”
學堂上一開始還鴉雀無聲,但漸漸有了附和之聲。蘇衍氣的牙癢癢,忍著怒氣說:“太子師傅是對太子恭敬有禮,但那是因為太子品性修養值得讓人尊敬。而你們呢,一個個自詡為高官顯貴之後,卻絲毫沒有謙卑之心,口出狂言不斷,又何以讓人尊敬你們?”
“我何時對先生口出狂言了?我說的都是事實啊!你雖然是先生,但出身貧寒,你本就非貴族。而尊卑貴賤之分古已有之,不然,全天下豈不亂了套?先生應該清醒些,找清楚自己的位置才是!”苒嬰的言論引來不少鼓掌,但看到蘇衍凌厲的眼神後,都嚇得縮了回去。
蘇衍反駁道:“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出身平民?如今你我若是互換身份,你還能像今日這般理直氣壯?”
“可惜,我確實出身貴族,先生何必自欺欺人?”
蘇衍不慌不亂:“我雖然比不上諸位的身份,但是在學海中,又怎會有尊卑貴賤之分?在這裡,只憑學識論高低,從不以出身分貴賤!”
“好!”孫子良和錦倌奮力鼓掌迎合。
蘇衍心裡愈發有底,繼續說:“孔子言:不學禮,無以立。中庸又言: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荀子又言:君子隆師而親友!綜上所言,我們必須學禮重禮,必須以仁為本,親父母尊師長,追隨賢者,能做到這些,便稱得上君子二字!禮、仁是自身修為,仗勢欺人,狂慢無禮,只能讓別人厭惡你,或許你終有一天能靠著這些權勢讓人畏懼,但那僅僅是恐懼,卻絲毫沒有敬重,又有什麼意義?今日為師只是想告訴你們,尊師重道、與人為善是作為學子應有的品德,為師並不想高人一等,只是想與你們好好相處,將我所學、所經歷、所感悟統統傳授與你們,教會你們為人處世,而不是在這裡由你們作弄!”
一語落定,眾人紛紛鼓掌。
苒嬰還想辯駁,卻在眾人灼熱的目光下無奈閉上了嘴。
長孫越幫腔道:“尊卑等級無力改變,但是蘇先生既然做了我們的先生,我們得尊敬她!”
孫子良也呼應:“就是,蘇先生是束幽堂的人,你倒好,胳膊肘往外拐,來針對自家人,到時候各堂比試,別讓人笑話!”
苒嬰嚇得坐了回去,不敢再出聲。長孫熹見此情形,也只好偃旗息鼓。
蘇衍總算是消了氣,便對眾人好聲好氣的說:“學堂是交流學識的地方,苒嬰與我辯論這些也是交流的一種,希望大家以後積極發言,勇於提出異議,但是更希望大家到最後能看清善惡黑白,不要流於世俗醜陋之中。”
長孫越嗖地一下起身鼓掌,“先生說得好!大家為先生鼓掌!”
蘇衍暗暗得意,又對眾學生道:“好了,既然諸位能知錯就改,為師以後必會好好獎勵。”
此時徐子涯突然說:“後山有處地方陽光極好,一定有很多草藥。據說蘇先生醫術極高,不如帶領大家去長長眼。”
苒嬰無奈的看向長孫熹,卻被她一個鄙視的眼神嚇回來。
孫子良一驚一乍地說:“採草藥?好玩兒,以前只採或茶還沒采過草藥呢!”
錦倌連忙跳起來,一把拽過孫子良,“走!採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