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把“那位”救回來,國公府可能會受到懲處,但不至於被牽連滅族,但問題是那位虧欠良多的太子外甥,治不濟,也會被貶為庶人,送到皇陵去守陵的。
就以那外甥的孱弱身體,這與讓他送死也無異!
再說了,能把一向與世無爭的外甥給刺激到闖出如此大禍,想來這宮裡外甥只怕是真的沒法待了。
“走,回去!” 國公府大老爺看著馬車徑直出了城門,最終嘆息一聲卻也沒有去追。
卻是急匆匆的翻身上馬往回趕了,他要趕緊一封書信,快馬加鞭,趕在甥前邊兒,把這事兒通知他那長年駐守在邊關的父親。
還有府裡的防禦自然也是要佈置的,甚至得做好最壞的打算,在事發之前將一些老弱先轉移了。
好在這種能夠作為棲身之所的秘密地點國公府倒有不少,畢竟國公府這尷尬的處境,也不是現在這一兩天的事兒了。
從先帝年間,梁國公夏普橫空出世挽梁國於天傾受封國公之後,又經歷了幾次大戰,這位北齊戰神梁國公夏普封無可封之後,夏家就成了仙帝的肉中釘眼中刺。
老實說:從受封國公之後,夏普就早都想急流勇退了。
可問題是這天下不讓啊!
當時他南征北戰,把遍地烽煙的險些亡國的北齊終於給徹底平靖了。
這潑天的功勞,讓他獲封國公。
這卻是自北齊開國近200年以來,除了開國之時之外,唯一一個憑藉軍功獲封國公府。
當時他想退,先帝自然也不想讓他帶兵了。
可問題是,各方叛亂雖然平定了,但北齊的國力與兵力也消耗了不少。
好在南邊的南粵,一直打的是漁翁得利的主意。
在北齊國內各種叛亂的時候是一直作壁上觀,頂多也就暗戳戳資助一些靠近江邊的亂軍。
不是南粵不想直接派兵渡江攻打北齊,只是南船北馬,南粵馬匹太少騎兵太少。
他們只要渡江,那就要一步步靠腿,一直打到北齊帝京。
這一路之上,也沒可能快速的透過叛軍的地盤,畢竟南粵大軍基本都是靠腿的,單論機動力的話,很可能連北齊這邊一些個擁有騎兵的大鼓亂軍都不如。
所以南粵一直在等著叛軍與北齊兩敗俱傷,說白了就想不勞而獲摘桃子,到北極最弱的時候再出手,以最小的代價穩穩的完成天下一統!
結果這穩的有些過頭了,當然了也有通訊條件不便,以及夏普崛起的太快又連戰連捷平定叛亂太過迅捷的緣由。
總之就是等到南粵那邊見勢不妙,準備插手的時候,北齊的叛亂已經平定,夏普也獲封了國公。
那能怎麼辦?這糧草都準備好了,觀望也觀望了這麼久,總不能就這麼直接偃旗息鼓吧?
那就只有趁著北齊國力大損,直接渡江用兵看能不能趁機完成一統,至不濟也要佔領一些江北的土地城池,把戰略防線推到江北去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