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對李盛來說,自己真要搞這種事嘛,那也不是玩不了。
但李盛又沒這種需求,
這樣還跟這倆貨結交,那即便自己不給他們出力,可一旦東窗事發,或者哪怕只是被懷疑,然後被李二以排除風險的考慮給拿下了,這豈不也是躺槍!
因此李盛心中越發覺得詭異,這兩個皇子。
李盛對自身所處位置的不妙感,這是老早就有了,但這種不妙感變得清晰明顯,卻正是因為這兩個皇子的結交。
不過隨著時間進行,李盛突然就明白這是為什麼了,這主要還是人生第一次被徵召入宮覲見的見聞。
搞了半天皇帝壓根就沒想什麼功高震主的事,一直擱那研究剩餘價值呢——而皇帝忙著研究剩餘價值,可想而知兩個皇子當然也就不會在乎了,對於皇子來說,犯禁的時候要立刻警惕,但不犯禁的時候當然就是隨便結交,賓客門客之類的多多益善了。
這兩人是皇子,屬於有事沒事就會出入宮中的人,即便皇帝不明說,但肯定也能從氣氛和眼神、語氣,之類的隱秘資訊中看出皇帝的想法大致如何。
李盛當然不可能去給這兩個皇帝當門客,不過既然壓根就沒有什麼政治上的么蛾子,那見個面吃個飯當然也就無所謂了。
最初先是李泰來到了聖女港這一帶搞“經濟”,並且寫了不少詩詞歌賦明志,表示要振興民生云云,而接著就是李恪也跟風過來了——在李盛記憶中的世界線裡,李恪在唐初聲名不顯,不過據傳這小子文武雙全,這種“聲名不顯”顯然本身也屬於一種低調。
一般百姓的低調往往就是低調而已,但李恪那個位置上的低調實際上就很明顯了,這小子是有意為之。
李盛可以確定,這些刁毛一個個的都不簡單!
不過不簡單的程度也就那麼回事,因此在確認了李二這邊沒有問題之後也就跟這兩個刁毛見了面,吃上了飯。
而這會,正是李盛由於這兩個刁毛的爹的鳥事而忙的不可開交的一刻,再加上突然之間又有了別的想搞的專案,李盛自然心生一計。
“媚娘,去叫李泰李恪這倆過來!”
“濮王殿下和蜀王殿下?”武媚娘一聽不由一驚,這兩人可是公子府上的貴客,雖說天大地大最大的肯定還是公子,但這兩人好歹也是皇子。
當然了,李盛要宴客,這也不奇怪,不過武媚娘跟隨李盛到長安的時候,還被李盛科普了朝中權力與政治的關係,這個時候突然又說要請兩位皇子吃飯,武媚娘就不由有點慌。
雖然武媚娘畢竟不是在大唐的朝中為官,她本質上依舊是李盛的管事丫鬟而已,也不明白這些鬥爭有多險惡,不過根據她從小對此中之道的瞭解,那的確就是很險惡。
既然公子都明說局面有隱患了,那這還跟兩個皇子打交道,豈不是起鍋倒油,大大的不妙?
不過見武媚娘發愣,李盛就直接皺眉了,“在發什麼呆?只是請人而已啊。”
“不是,公子不是說。”
李盛一聽是這回事,不由笑了,“這你就不用擔心了,去把人叫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