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星期四。”
“今天接診的都是老熟人了,但其中有一個病人F女士,跟我說的話,讓我有點害怕了。”
“F女士大概40歲左右,是廠裡的職工家屬,最近她媽媽在醫院住院,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見得到面。”
“她今天突然找到我,問了我一個很奇葩的問題。”
“人死,還能復生嗎?”
“以下是F女士的口吻記錄。”
“我是F女士,今年45歲,從小就在廠里長大,父母親人都在廠裡,所以對廠裡的人幾乎都認識。”
“這幾天我媽媽病了,我一直在醫院陪她。但也是最近幾天,我遇上了,難以解釋的恐怖的事情。”
“我想問,人死後,還能復生嗎?”
“醫生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真的見到了。”
“第一個,是市場門口賣油條的小販,我們都叫他小李。雖然這麼叫,但他其實也已經40歲了,年級不小了。他和他老婆兩人經營著一個小攤兒賣早餐,主要是做些油條豆漿還有包子這些,因為口味很好,挺受周邊小區的人喜歡,於是多年下來,市場也就只剩下他一家賣油條豆漿的了。”
“所以他生意也還不錯,夫妻倆就靠著這個市場的小攤兒,竟然買了房子,還供出來兩個大學生,真的是厲害。”
“但前陣子,突然有朋友告訴我說,他賭錢輸了很多,欠了很多債,在家裡的電風扇上用鞋帶上吊自殺了。我心想,不太可能吧,畢竟小李人看起來挺老實的,怎麼回去賭錢呢?”
“但,那將近一週時間他家都沒有出攤兒,我也慢慢的相信了這件事兒,他家肯定是出事了,否則不可能這麼久都不出攤兒的,他家十幾年來,除了過年外,都沒有停工過這麼久。”
“就在我接受了賣油條的小李上吊自殺的事情後,恐怖的事情發生了。我前幾天去買早餐,我居然,看到小李了。他依然和平時一樣,站在小攤兒上炸油條,賣豆漿。”
“我的天吶,我到底,看到了什麼?他到底死沒死?”
“我從他手裡買了豆漿油條回到醫院,心想,他可能根本就沒死,都是朋友不知道哪裡聽來的謠言,畢竟,哪有死了還賣油條的。碰巧,在醫院門口,正好碰見小李的老婆,我跟她熱情的打了招呼,她問我,哪裡買的油條?說自己家最近都沒出攤兒。”
“我很驚訝的告訴他,我剛剛在他老公小李手裡買的啊,還是他親手炸的油條,這不,還熱乎著呢。”
“她聞言楞了一下,然後很生氣的瞪了我一眼,眼裡還帶著悲傷,轉身走了。我看見她的袖子上面,還帶著一個孝徽。”
“我有點莫名其妙,不是你問我哪買的麼?我照實回答招惹你什麼了?等她離開後,我就問其他在場的人,她家裡什麼情況?心情不好嗎?而且看她帶著孝,到底誰死了?”
“在場的人說我怎麼能開這種玩笑!還一副很無奈的表情。我說怎麼了?”
“他們說,小李死了好幾天了,上吊死的。我怎麼可能在小李那買油條呢?”
“我愣了一下!一股巨大的恐懼感覺籠罩著我。”
“小李,到底死沒死?”
“我看了看手裡的油條,確實還熱乎著。小李剛剛,親手炸的。”
“後來幾天,我都看到小李在那炸油條,他老婆後來也跟他在一起,並沒有什麼異常。”
“我真的蒙了,他到底死沒死?”
“對了,就算他們家跟我開玩笑,先不說他了。前陣子跳樓的那個學生,你肯定知道吧。”
“對,就是那個因為考試成績沒考好被老師和家長批評後,半夜12點在家跳樓的那個初三學生。對,就是那個穿紅衣服畫了濃妝跳樓的那個女孩兒。”
“那段時間,這事兒都上咱們市裡的報紙了,這不可能是開玩笑吧?所以我可以確定,她真的死了。”
“但你猜怎麼著,過了才不到一週時間,那個跳樓身亡的女孩兒,居然又出現在學校裡了。”
“什麼?你問我怎麼知道?我兒子和她是同班同學啊。那天我兒子回來跟我說,說那個女孩兒病好了,回來上課了,還問他借了最近一週的作業。”
“這可給我嚇壞了,我專門跟他確認了是不是那個女孩兒,他說的名字和那個跳樓的女孩兒完全吻合。我告訴他,那個女孩兒上週就死了,是自殺死的,怎麼可能回去上學。”
“但,兒子居然告訴我,說我胡說。說人家就是個闌尾炎,怎麼可能跳樓死了,回來上學不是很正常的事兒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