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還有很長,都是像這種穿插著倒序、插敘和心理描寫的古典傳記寫法,描繪了大量不可能有人親眼目睹的細節場景。
這個事件雖被暴風王國官方極力掩蓋,但在諸多民間渠道以及多部外國文獻中都有記載。藉星永恆的作者將這些野史收集整理了起來,在不改寫歷史事件走向的前提下進行了二次創作;就跟某太史公的寫法如出一轍。
因為沒有必要,這裡不再全文複述了(主要是書中書編起來很累)。僅將跟主線有關的事件脈絡摘錄如下:
在三次大戰前後,第三王朝復辟不久,被放逐到黎明州中央山脈一帶已經數年的光明教宗分部,突然間不知道搞了什麼名堂,似乎是在領地進行某種秘密實驗,弄出了嚴重的魔法汙染。整個黎明河以南的天空都被暗影能量遮蔽了,好端端的陽光樹林被變得暗無天日,直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消解。
汙染和無光引起大片莊稼枯萎,牲畜病死。部分當地民眾甚至還染上了一種可怕的瘟疫,患者頭腦壞死,形如殭屍。惹得黎明州民怨沸騰,要求官府徹查此事,懲罰和驅逐那些不幹人事的教士。
然而該州地方政府卻不敢惹光明教會。作為曾經的王國統治者,教會雖然下臺還被削去了武裝力量,但依然是聖光代言人,信徒眾多,影響力巨大;
加上當權的烏瑞恩王室是第一共和國被洛丹倫聯盟絞殺後,在干涉軍的護送下復辟的,根基不穩,無暇顧及地方事務。黎明州財政主要靠財大氣粗的光明教會支援,各方面都往來甚密。
……
看到這,奧斯特如同吃了一大口螺絲,整個人都秀逗了——第三王朝、第一共和國、教宗分部、復辟、干涉軍……這都什麼鬼?難道法蘭西的魂魄也穿越到異世界了嗎。
好在該書作者很能理解讀者的感受,在中間插了一段暴風王國政權年代表;
【星門前約800年前434年,艾澤拉斯第一王朝(阿拉索);
星門前435年星門3年,暴風第一王朝(烏瑞恩);
星門4年6年,獸族部落;
星門6年3月9月,艾澤拉斯第二王朝(洛薩);
星門6年9月7年9月,暴風第二王朝(烏瑞恩);
星門7年10月星門10年,暴風教宗屬國(圖拉楊);
星門11年14年,暴風共和國;
星門15年至今(星門29年),暴風第三王朝(烏瑞恩)。】
由此可見,暴風王國的政局動盪堪比另一個世界的高盧雞,國號更迭之頻繁,如女朋友翻臉,最多的一年能翻三回;不僅洛薩當過國王,連圖拉楊後來都添了一腿。
這主要是由於被部落攻破都城以來,這個國家的政權長期都被北方大國把持的緣故。在一、二次大戰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洛丹倫是聯盟毫無疑問的老大。魔法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領土國力都達到頂峰,泰瑞納斯有志登上帝位,對聯盟各國奉行干涉主義。
暴風城在聯盟軍的庇護下復國後,各姓王朝、以及教宗屬國都是洛丹倫聯盟在南方扶植的傀儡——除了那個橫空出世的共和國。
繼續往下看,事件的後續是:
……面對民眾驅逐教會、阻止汙染、懲治責任人的要求,黎明州官府吃人家嘴短,與教會穿同一條褲子,各種敷衍塞責,到最後甚至開始明面上鎮壓示威和反抗者。
於是民眾不幹了,紛紛揭竿而起,自發組織了一個叫守夜人的民兵團體。因為深得人心,聲勢很快壯大起來。
因為當時聖騎士團已經解散,重建是多年之後的事,被拔了牙齒的教會像只小綿羊,面對民兵的頻繁襲擊毫無反抗之力。陽光鎮的州府衛兵也是一盤散沙,人數稀少,裝備很差,自顧還不暇,更別提救援了。
很快,民兵佔領了大片王國郡鎮和教會領地,驅逐當地官府和教會,建立了自治委員會。
而此時,一支用於防範荊棘谷巨魔的王國正規兵團正駐紮在烏鴉嶺一帶。該兵團長官叫摩根·拉迪莫爾,此人原本是個聖騎士,帶兵打仗很有一手。在騎士團解散後歸屬到王國軍序列,但私底下仍跟教會關係密切。
在教皇親自開口請求下,摩根抹不開面子,派遣手下的兵力打擊了幾次民兵。究竟是不是未通報上級,擅作主張已不可考。
一開始因裝備和訓練程度碾壓,兵團輕易擊潰了守夜人,絞死了一批自治領袖;
很快,民兵們反應過來,同仇敵愾之下,源源不斷的後備力量投入戰鬥。官軍逐漸吃不消,雖然裝備優勢,但架不住對方人數眾多,又有民眾支援。摩根的兵團連吃了好幾次大虧,連副兵團長都被打死了。
如果摩根此時知難而退,給朋友個交代見好就收,也不會落得後來的境地。但此人極好面子,惱火之下,要求光明教會給兵團士兵賦予聖光力量,教這群不知好歹的泥腿子做人。
教會這邊也因和民眾已徹底撕破臉,如果王國兵團此時撤走,他們可能會像共和國時期一樣,被民兵剝了皮吊路燈。以冠冕堂皇的理由拒絕了幾回之後,見形勢依然每況愈下,教會最終同意使用聖光力量灌注摩根的部分士兵,將他們轉化為強大的聖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