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千般努力付東流
張忠下一任官職的事情確實不好辦,按張小寶的想法是到一個稍微清閒點的地方,把更多的精力用於政治鬥爭上,從而幫父親練習,畢老頭四個人則是打算把張王兩家繼續派到貧苦的地方,.
張小寶已經為這個事情付出了應有的代價,故此非常堅持,不同意把父親派到貧苦的地方當官,畢老頭是想用虛職來彌補品級上的不足,爭來爭去,張小寶只好以此事需要家中商議過後來暫時擱置。
等張小寶和王鵑兩個人找藉口離開的時候,畢老頭還在勸說兩個人跟家人好好商量,為了轉移四個老頭的關注程度,張小寶二人只好才用別的辦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首先就是幼兒園開學,過完了年,大家又該重新聚集到一起生活與學習了,和去年一樣,平常百姓人家還無法享受到這個待遇,凡是能夠進到幼兒園的小傢伙,不是家中就錢,就是家中的勢力夠大。
可惜說與最開始成立幼兒園的初衷有很大的不同,王鵑和張小寶對此事也非常的無奈,不是兩個人不想讓所有人家的孩子都有機會,實在是師資力量太過缺乏。
幼兒園與學堂不同,學堂只要找到學問差不多的人就能勝任,幼兒園的老師不需要有太大的學問,可必須要懂得如何照顧孩子,看著簡單,真做起來就難了,小孩子無法去直接理解大人的意圖,通常是以自我為中心。
張小寶的辦法就是培養,一個帶一個,儘量在更多的人中找到合適教育孩子的人才,轉移四個老頭注意力的辦法是在開學的時候,讓去年幼兒園的孩子們和沒有接受過這樣教育的其他孩子進行比賽。
對許多人來說這是非常無聊的事情,小孩子比賽能比出什麼?唱歌跳舞,還有就是畫畫與背誦。
可這種無聊的事情卻最對四個老頭的胃口,劉老頭甚至是為了能夠看到幼兒園的教育效果,又專門留下來半個月的時間來與其他三個老頭組織活動。
張小寶拿出來一個漏洞百出的計劃,比如比賽的孩子年齡從一歲開始,一直到六歲,這根本就不行,一歲的孩子上哪學那麼多的東西?
四個老頭也是如此想的,於是他們多了一個工作,那就是完善這個計劃,好把這個幼兒園的教育事業進一步地發展起來,期待以後有更多的孩子能夠參與。
這種事情當然不能讓四個老頭耗費太大的精力,修修改改的也就差不多了,就在他們覺得完善了計劃的一刻,張小寶又把比賽的地點放到了潛山。
潛山那裡是李珣的行在所在,從去年開始就建設,已經從別的地方運來一部分的動物,加上本地收集起來的,雖比不了什麼國家動物園,可也比較熱鬧了。
有二牛運來的大量麥飯石,那裡馬上就要建設好一個大的浴池,或者說是洗浴中心,有專門找了幾個醫生過去知道,畢老頭四個人也就跟著過去了,至於洗澡的效果是否能夠達到吹噓出來的那種強身健體,甚至是起死回生的地步,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
“終於是清淨了,看樣子被別人關注也不是一件好事兒。”少了四個老頭,王鵑覺得有點不適應,可更多的是輕鬆,不然每一次見面就要提一次張忠究竟要在什麼地方當官,還真折磨人。
張小寶也同樣不用繼續與四個老頭糾纏了,只要今年趁著春耕的時候,拿出來一樣或者是幾樣有用的能夠提高當地百姓生活水平的新計劃,相信朝廷那裡就不會忙著把父親給調走。
“我真希望現在有人來搗亂,如此就有藉口收拾他們,讓我爹在舒州呆到明年,怎麼說也要把我家的買賣先鋪開,不能建設差不多了,一點好處也撈不到。”
張小寶努力地想著怎麼能讓朝廷那裡放棄今年把父親調離的想法。
聽張小寶這樣一說,王鵑看了眼北面,也就是京城所在的方向,問道:“去年河堤的事情到現在竟然也沒有一個定論,究竟是誰,朝廷那裡為什麼就不說了?按李隆基的性格,那次事件無論是哪一個宗室的子弟都不可能輕饒,為什麼就如石沉大海?”
“確實,到現在也沒有動靜,京城那邊沒有一個宗室的子弟被收拾,此事又不是我們經手,估計有點難辦,你說會不會是某個周邊的國家參與了進來,他們不想打草驚蛇。”
張小寶想了想說道。
王鵑點了下頭“也有可能,換成我有機會也能這樣幹,用當地的資源來進行操作,對本國就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每一個地區都能做到的話,那對目標國的傷害就非常大了,這種事情不是我們能管的,就算是真的,那也有人來忙。”
張小寶和王鵑考慮的確實不錯,為了能夠在舒州多呆上一年,春耕的時候就分出來人手在皖水河邊建立了一個大型的科研基地,主要研究的方向放在了車床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