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基金成立為開頭
路還在修著,李林甫趕了半天之後,終於是來到了褒信縣的衙門外面,他看到了搬遷百姓新建的房子,.
又問過這裡的其他百姓,說是等路修好,今年秋收之後,整個縣中所有的房子都要重新蓋起來,要蓋成一樣,看上去整齊。
李林甫到了衙門門口,特意看看這個專門貼有收入和支出的告示,越看越心驚,做過主簿的他知道,褒信縣中貼出來的告示上面記的東西都應該是真的。
可為什麼非要讓百姓瞭解這麼透徹,這就好象是本來是不能讓別人看到的身子,只穿了一層輕紗一樣,實在是太透明瞭,如果縣中的官員再把以後的各種打算也告訴百姓的話,那就真的一點秘密也沒有了。
李林甫站在這裡看,也沒有別人對他多關注,來這邊參觀學習的官員多了,誰會在乎他一個。
想了想,李林甫沒有直接進衙門,而是向著那個有模型的地方走去,那裡還有兩個重要的人應該見見,畢構和姚崇,順便也借這個機會多學學,宮中也有這樣的模型,萬一哪天皇上高興了,找人詢問的話,自己好能答上來。
進到旅遊的地方,這時候尋常的百姓不用花門票錢,但是官員就不同了,官員每個人按照品級的不同,需要拿出來二十文到一百文的參觀費。
這筆錢其實不白收,百姓們不花錢,看的是一個熱鬧和新鮮,但輪到官員了,就有人專門在這裡給講涉及到官員的事情,比如某個地方的人口了,治理程度了等等。
資料給的非常準,同時花一百文錢的官員說明他的位置重要,還有另外的東西讓他們看,比如對以後的各個地方的發展展望,以及遇到災害時的應對辦法。
能學到這樣的東西,一百文錢還真不貴,李林甫也交了一百文,讓人領著進去遊覽,一路看著,一路仔細聽別人給講解,努力地記下來,僅怕到時候忘了,就在他記的腦袋都要大了的時候,導遊突然對他說道:
“李大人,其實方才我講的已經印成了冊子,如果需要的話,可以花上十文錢購買,一共是六套,分六個部分的事情,每套十文,到時候李大人您回去也可以輕鬆地看看。”
李林甫一聽說是六個部分的事情就明白,應該屬於到六部中,至於說為什麼沒有三省的,那是自己的級別不夠,沒有必要去了解。
不滿地瞪了導遊一眼,心中抱怨對方不早說,害的自己記的眼睛都疼了,說道:“一樣給我來一份,厚嗎?”
“什麼厚嗎?”導遊不解的問道。
“紙厚不厚。”
“不厚,都是薄紙,厚的話太沉。”
“我是問多還是不多。”李林甫覺得這個導遊缺心眼。
“哦,李大人問的是這個,還行吧,本錢也不少呢,賺不了多少錢。”導遊這下聽明白了,回道。
聽導遊這樣一說,李林甫就瞭解,估計在這個資料上,張王兩家沒少賺錢,六十文買六份,成本能有多少?頂多是二十文,或者更少,剩下的錢就是利潤了。
對,沒錯,就憑張小寶那種算計,絕對不會輕易放過這樣的一次賺錢機會。
李林甫聽著走著,放鬆下來的他,還真的覺得這個模型做的不錯,走到了前面的時候,就看到了很多的人圍在那邊,還有的人不時發出來交好的聲音。
納悶的他對著導遊問道:“那邊出什麼事兒了?”
“沒事兒,您跟著我就便成,那裡畢大人他們在說書,全是假的,不用過去。”導遊示意李林甫跟著他走。
李林甫來就是為了見兩個關鍵的人物,指望著他們幫忙說好話呢,又怎麼可能錯過了,也不管導遊了,邁步向那裡走去。
此時的畢老頭講到精彩之處,張老頭也換了六樣兵器了,累的一身都是汗,旁邊就有人買來一份好茶讓他喝。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畢老頭也渴了,連忙告一段落,端起茶碗來咕嚕咕嚕灌上幾口,這時的他也不像平時喝茶那樣文雅了。
“這位可是畢大人,下官李林甫,聽聞大人在此,特來一見。”李林甫先是對著畢老頭問了一聲,人已經開始行禮了,接著又是姚老頭和張老頭,雖說張老頭沒什麼身份。
畢老頭一聽到李林甫的自我介紹就知道是誰了“哦~!原來到新蔡縣上任的主簿,好呀,一看就是個直的人。”
話說的很好聽,至於畢老頭心中究竟怎麼想的就不清楚了。
李林甫也沒指望對方說真話,只要能達到目的就可以,跟著話說道:“畢大人贊謬了,下官沒什麼大的本事,一心想著只要能夠讓當地的百姓生活好了,也便知足,下官來之前,以與畢縣令說好,並貼出公告,欲給褒信縣引一條河,好方便兩地往來。
但下官聽聞馮縣令與此縣中的張主簿和王縣丞有點誤會,只好親自前來調和一下,畢竟兩個縣相鄰,總要有勁往一處使的好。”
說完話,李林甫又看向姚老頭。
見他看過來,姚老頭也順著他的話說道:“你能如此想,那實在是太好了,今後兩縣的事情,你也要多多出力,方才你說誤會?什麼誤會?應該不能,否則小寶和鵑鵑又怎回拉著同安郡王在那邊建工坊,多心啦,既然來了,就好好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