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如先商議潯陽百姓之事,連日來臣可謂是費盡心思琢磨,終想出一計,可補償潯陽百姓所受損失,臣家中兄妹到此頗承照顧,當民生為重。”
聽李隆基問起對待周圍國家的事橡,張小寶眉頭皺起來,他和王鵑還沒考慮清楚,對誰採取何等策略,涉及太大,不如一地民生簡單。
王鵑也跟著點頭,她承認,自己和張小寶處理一個潯陽的事情很簡單,其實以前也一樣,真正把各個研究部門的學者派到一個單獨的縣市去調研,回來在沒有利益交換的情況下,很容易把當地的經濟提高上去。
之解以不那般做,除了跟各方勢力的利益交換有關,更為主要的是,有能耐的人不想到地方去做“小,事情,有**份,比不上當智囊團,跟其他同僚勾心鬥角,處理國家“大,環境建設重要。
自sī,如此簡單。
她與張小寶此時期不需要與別人進行利益交換了,哪怕朝廷中的官員,代表各自的家族,或者是勢力,面對自己二人也成不了威脅,誰敢使壞殺誰,多麼簡單?
故,靜下心,考察下當地的經濟組成結構和人力資源,想給出個好主意還是輕鬆的。
李隆基看向王鵑,見王鵑深思的樣子,眉頭也跟著向上挑動兩下,道:“小寶,外事為重,甭跟朕抱屈,處理潯陽一個小地方,你還費盡心思,如是,朕可要把你手中的權力收回來,以免你操勞過度。
今年江南東西兩道,所有沒被捉官員考評降一等,初上任者,警告,扣除……扣除補貼,朕不會去聽他們解釋,說剛剛上任還不熟悉情況,上任之前想什麼了,交上來的就任計劃如何寫的?
今年由當地新提上的官員,考評一律降兩等,罰傣兩年,若明年考評還不及憂,撤職,若入下等,殺。
真以為升官後,曾經呆過的地方出了涉及到其當政時出現的隱患,跟他們就沒關係了?按你與鵑鵑說的做,一地官員,推行政策,短時顯內見政績,其後不久,出勞民傷財之患,當追其責。
你和鵑鵑說的辦法很好,升官需要政績,卻不要為了政績而政績,百姓的眼睛是雪亮滴,朕眼睛也不瞎。
再過幾年,頭兩批朝陽行動學堂的孩子能當官了,以後為地方官員者,所行之政明知可害民命,依舊執行,害一人,朕就把他也殺了,大唐缺別的東西卻絕對不缺官員,實在不行用你家的內院頂替,當朕刀不利乎?哦,是槍不準乎?
說,潯陽你要做什麼?大膽說,即使錯了,朕也不殺你和鵑鵑,若計定三年,可使民生收入翻一倍,三年後,百姓收入未翻一倍,你們兩個人自己掏錢給補足了,朕對你大度吧?”
“那要是計劃…說翻兩倍,結果翻了三倍呢?”張小寶問。
“一者,說明你計算不準,今次能多翻一倍,下次就可能減少一倍,能力問題,當罰錢,以助你改之。
二者,你刻意隱瞞,乃欺君之罪,少報資料,不盡全力,無心當責,當罰錢,以助你改之。”
李隆基一本正經地說道。
從船艙中出來看兒子女兒的王皇后聽到李隆基的話,忍不住笑出聲,武惠妃也以手掩嘴,眼lù笑意。
張小寶認命般地點點頭:“好吧,臣知道了,陛下,您的辦法實在是妙,臣佩服之極,也就是說,只要我善心一動,出點主意什麼的,就要承受被罰錢的風險,對吧?”
“嗯,卿果然聰慧過人,呵呵~!”李隆基說著也笑起來,連日來,因江南到出現的事情,佈滿心中的yīn霾似乎一掃而光:“1小寶、
鵑鵑,國士無雙,不過如此,哦,不叫無雙,應是我唐……
雙劍合壁。
讓朕猜猜,你所出之計為何,呃潯陽,臨江又依彭湖,定是水運為主,1小寶用計又喜連環,朕略提一二,一為造船業,圖地利之便,試船容易,湖有平bō,江流濤浪,新造之船,可在兩種水面試用。
二為碼頭裝運,當初三水縣北面的小羅水河畔,你家買下來,最先用的各種在當時還算先進的裝卸工具,如今工部技術更高,於潯陽碼頭使用,效果尤甚,又可聯合造船之地,設計碼頭裝載數量。
三為旅遊,廬山風景秀美,碼頭處可安排導遊等候,暢修路面,往來便利,只食宿便是筆不小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