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田園大唐 > 第七百八十八章 迎接來遲怎麼死

第七百八十八章 迎接來遲怎麼死 (第1/2頁)

推薦閱讀:

吃飽的小貝等孩子繼續睡,要養足精神去面對公孫末禹,看看他為啥那麼能耐。

安易同樣勞累不堪,被外面的寒風吹得打了個哆嗦,找一個帳篷鑽進去半躺著琢磨事情,暗自慶幸最近一段日子的勞作,把身體鍛煉出來了,不然絕對支撐不住,無論是跟隨隊伍行進累死,還是半路跟不上停下來被收拾,結果都是一樣的。

翌日太陽昇起來,果然是個大晴天,各種鳥在山間叫喚不停,尋找早起不睡懶覺的蟲子果腹。

陽光從山頭上斜斜地照下來,被樹葉上的露珠折射成一片光彩奪目的景象,幾朵流雲變幻著飛向遠方,只論景色的話確實不錯。

小貝一幫孩子們洗漱完,看著如此美景卻一個個眉頭輕蹙,顯得並不高興。

只睡了半宿的安易眼圈微黑,等待吃早飯的時候湊到一眾巡查使的身邊,深吸口氣,又緩緩吐出,稱讚道:“美,真美,山青水秀、草綠花紅、浮雲天藍、鳥鳴風和,各位大人以為如何?”

“不如何。”小遠拿出望遠鏡來回觀望,昨天晚上來的匆忙,天黑看不清楚,現在看到了景色則憂心不已。

“難道不好?”安易收起臉上的笑容,謹慎詢問。

小遠放下望遠鏡,說道:“我們想看到的是炊煙裊裊、繁華喧囂、車流不息、馬鳴呼號、市集吵吵,狗吠雞叫。

比如三水縣,不等進到縣的地界,便可感受到其中的人氣,隨便走到哪裡都不會覺得清冷,時刻處在溫馨、安逸的環境裡。當然,你自己心中孤獨就沒辦法了。”

“呦!有幾個地方敢跟三水縣去比,汶山縣地處偏遠,又沒有張王兩家幫忙建設,如今已算不錯了。再往裡走,進到縣城中自會看到熱鬧的景象。”安易眉頭也皺起來。後悔剛才說的話,行政想法不同是不對滴。

小遠點點頭,沒再說話。等早飯送上來,匆匆吃過,隊伍繼續起程,朝汶山縣縣城方向前進。

又行多半個時辰。終於看見人了,有幾十個人,在山上的梯田中分散開來侍弄地,發現大隊人馬出現,紛紛停下手裡的活。直起腰瞧熱鬧。

等看到隊伍中升起一面有稻苗圖案的旗幟之後顯得非常高興,腳踩壟溝往隊伍前面的路上聚集,一個個臉上露出激動的神色。

“總是這麼熱情,怪不好意思的,耽誤人家幹活。”小貝甩著胳膊,笑嘻嘻走到前面,對湊過來的當地人說道:“別客氣別客氣,吃早飯了沒?我帶了包子。都嚐嚐。”

隊伍中馬上有人送包子過來。其實不是刻意帶的,是早上的時候沒吃了,剩的,放在有棉被蓋著的盒子裡,現在還熱乎。

當地的人也不客氣,圍住小貝幾人高興地說著亂七八糟的事情。拿起大肉包子兩口一個吃得飛快。

他們確實沒吃早飯,早上如果吃了。中午會餓,中午再吃。晚上吃不吃?平常一天都是兩頓飯。

一邊吃嘴也不閒著,不停地問幾個孩子,路上累不累?冷不冷什麼的話題,顯得很自然,絲毫不像初次見面。

安易心中又生出一股酸酸的感覺,他非常清楚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那便是當地人的心中無時無刻不想著張王兩家,總是一遍遍的神往,所以哪怕第一次見面也感覺不到有一點點的陌生。

當然,當官的也同樣在心中想著小貝等人,只不過思慮的東西不一樣,更多的是恐懼,而不是親切。

為了和人家打成一片,明明已經吃飽了的小貝也拿個包子咬,然後問人家山上地裡中的是啥,平時日子過的好不好,需要自己幫著解決什麼問題?

當地人不懂得從國家大勢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想的都是眼前的事情。

有說讓幫著在汶水河上修兩座橋的,有說聽說有種叫抽水機的東西,弄幾個過來,夏天山上梯田缺水好把水弄上去,還有的是要溫度計,今年家中打算多養鴨子,採取人工孵化的方式。

唯一一個直接涉及到國家政治方面事情的就是讓公孫末禹縣丞當縣令,把原來的縣令給拿下去,呆在上面礙事。

小遠跟在旁邊拿出小本子和鉛筆認真記錄,偶爾停下來問問橋修在哪個地方最好,或者是講講養鴨子應該注意什麼。

當地人看著小遠在寫,心中更塌實了,包子吃的也更快了。

刺史安易在人群裡面開始為當地的縣令默哀,雖說此地的官員任免不像三水縣那樣,受當地百姓監督,只要是做事不好,還有公佈出來的財政預算得不到支援並不去改,就馬上下去。

但既然小貝他們來了,又聽了百姓的說法,等到見面考問的時候,一個回答不好,必然會被拿下。

又過了一會兒,大家都吃飽了,小貝也把手上的包子消滅掉,對眾人說道:“好的,事情我們都記下來了,回頭就安排,大家繼續幹活吧,我們也繼續往縣裡去,回頭見。”

當地人肚子裡面舒服多了,心情同樣也好了,打過招呼,看著隊伍過去,便又回到地裡繼續做事。

小貝一行再往前走,將將看到前面的房子,一大群人就從那裡迎了出來,有穿青衣的衙役,有套著官服的那什麼,想來是之前有人回縣裡報信。

最新小說: 明末最強族長 大乾第一青樓少主 北宋之天生反賊 小關公 錦衣狀元 騙了康熙 琴晚天下 鳳圖春史 史路沖天 本宮只會心疼王爺 替嫁后王妃撿起了馬甲 汝窯瓷盤傳奇 禮記 重生之橫掃天涯 大唐西寧王 納蘭溪 驚鴻夫人 權寵嬌娘 三國之志在千里 帶著寶蓮燈滅五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