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卿還有何事?”李隆基不去管張忠跟王晙一群人之間的矛盾,只要不影響各部工作便好,相信小寶把新集團維持在收支平衡上已想到了此點,不讓你賺錢也不讓你賠錢,陪錢對心情影響太大。
群臣們互相看看,沒人出聲,年底了,該做的事情早安排妥當,今天是今年最後一次大朝,下朝之後回自己的地方收拾收拾等下班了,接著是放假參加各種活動。
“既然無事,年節的福利可發放下去了?”李隆基看向王晙,戶部撥錢,當然,各個部門自己也有額外的福利發。
王晙捧著本夾子一直沒站回去,剛才與張忠吵架來著,聞言,連忙回道:“陛下,從前日起,到今日一直都有超市送來的各種日常用品,明後兩天,臘月二十八與二十九還能有從河北道北部送來的山區乾貨與海乾貨,包括松子等零食,戶部額外增加了每位官員十到百貫不等的現錢。”
說起這個,眾臣臉色好看了許多,王晙也同樣如此,他家從前天到今天已經得到了價值兩千多貫的東西,倒不是說數量如何如何大,主要是貨物的品質好。
站在下面的李白還得了三百多貫的東西呢,聽王晙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不忿地嘟囔:“超市與河北道的東西與戶部有什麼關係,換成我,我連過年的東西也給你停了,白眼狼。”
“工部與司農寺也發點東西吧。”李隆基看向張忠。
“是。”張忠很痛快地答應下來,盤算著工部能拿出什麼東西,當然需要從輕工產品中考慮,司農寺能拿出手的無非是各種作物,比如爆米花,不是所有的果實都能成為種子,不行的只能吃掉。
李隆基不再言語,揮揮手,高力士喊了聲散朝,眾臣便紛紛退去,李隆基反而是依舊坐在那裡沒動,本來他應該先走,今天懶得動,聽著呼嘯的北風,絲毫不覺得冷,坐在那裡望天,旁人也猜不出來他在想什麼。
待官員們全走沒了,高力士輕聲問了一句:“陛下?”
“啊?哦,鴻兒最近如何了?”李隆基收回望天的目光問道。
他問的鴻是李鴻,如今的太子。
“殿下應該在崇文館裡讀書,最近一年中,殿下喜歡看雜書,史書基本上放下了,陛下行在入京時東宮訊息說太子迎接之前在攻讀政治經濟學,還有鵑鵑專門給殿下寫的經濟宏觀調控中地方官吏職能、軍隊思想建設的方針,以及小寶專門為殿下寫的錢莊利息調整、儲備金率增減與消費行為的關係、基礎建設資金支出和財政收入之間的矛盾統一辨證。”
高力士回答的很痛快,看樣子平時他沒少對東宮關注。
“嗯?”李隆基迷糊了,聽高力士先說的鴻兒不看史書,他還以為是自己這個太子兒子不想當皇帝了,史書才能瞭解朝代興衰。
但聽到後面李隆基又發現不對了,兒子去看政治經濟學了,然後還有鵑鵑跟小寶專門給寫的四,聽書的名字,似乎與平時跟兩個人接觸,兩個人對自己說的東西,他倆是啥意思?
高力士知道陛下因何而詫異,但他沒有辦法,他也看不透自己的乾兒子與兒媳婦究竟想的是什麼,兩個人給人的感覺一直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明明是存在著,卻又那般的不實際。
兩個人好像對什麼都不在乎,但又關心每一件事情,兩個人偶爾也會因國內國外的事情憤怒,但卻從未出現想不出辦法無奈的情況,兩個人形影不離一直那般快樂。
可謂是世間奇事,難道真得按照那什麼說的一樣看待?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給人的感覺不真實,如今又教導起太子來了。
“臣招他二人過來問問?”高力士打算把張小寶和王鵑叫過來,看他們打算做什麼。
“算了算了,過年不提此事。”李隆基還是不服氣,想要猜一猜,等實在猜不出來了再說。
李隆基起身,也不乘坐他的輦了,溜達著往裡面走。
正走在路上的時候,有小太監匆匆趕來,就是那個駱賓,跑到高力士耳邊嘀咕。
隨著駱賓的述說,高力士臉上的表情變得越來越精彩,待駱賓說完,高力士迎著李隆基詢問的目光,一時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了。
“怎麼了?”李隆基主動出聲。
高力士向前走兩步,湊到李隆基身邊,小聲說道:“除了太子殿下在看小寶和鵑鵑專門為太子寫的書,其他幾位皇子同樣在看,還有專門看格物學的,研究建築的。
甚至是公主們也有了很多事情做,比如說服裝設計的,報社文字校對方面的學問,還有琢磨大唐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