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樣奏章待不同
積利州招來十三萬人,對此張小寶和王鵑非常滿意,.
有人就好辦事,小孩子全部趕到學堂去,這已經不是學堂,而是大的學校,從京城緊急調落第的學子們過來給上課。
年青力壯的抽出一部分去建碼頭和船塢,一片片的山地被劃分出去,張小寶與王鵑提供伐木、種地的工具,只要把山上砍伐下來的木頭給兩個人就算抵了工具和種子的錢。
不允許百姓自己燒荒,浪費木頭,如果發現有什麼石灰石和金剛石的礦,衙門會派人過去看管,佔地的百姓另選地方由張王兩家派人幫忙建設好。
十三萬過來的百姓沒有心思管積利州的官員會不會貪汙,也不在乎環境是否汙染,一個個燒木炭的窯建起來,給張小寶和王鵑燒木炭,不然兩人的損失實在是太大了。
這天薛參軍找過來,他想到了一個好主意,要幫張小寶減少金錢上的損失。
一進門,不等張小寶讓人上茶,薛參軍便迫不及待地對張小寶說道:“大人,小的有個辦法,可讓積利州變大?”
“哦?可是佔別人的地方?”張小寶以為薛參軍是想讓他依靠武力強行把旁邊的州給並了。
“非也,非也,不佔他人之地,也可變大積利一州。”薛參軍顯出來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張小寶沒出聲,等薛參軍繼續往下說。
薛參軍輕輕咳嗽一聲,道:“大人,小的所出之法乃是命當地百姓移山填海,填一尺,便多一尺,接力挖山,接力填海,到時山平可耕種,岸長更可耕種,豈不是一舉兩得?”
張小寶開始時還真以為薛參軍能想出來好點子,結果就是一個填海造田,如果積利州是一個孤島,島上丘陵眾多,人口也多,張小寶可能會考慮填海,可積利州這裡無論是現在,還有以後,都沒有填海的價值,作為一個貿易港口來講,填那麼多的海根本沒用。
何況填多了會把軍港給填沒,再想找一個天然的軍港就不容易了。
“大人,如何?”見張小寶不出聲,薛參軍又問了一下。
“恩,想法是好的,但具體做起來時會有許多麻煩,可留待以後。”張小寶沒有直接否定薛參軍的主意,怕打消其積極性,能想著給出主意,哪怕一個不行,或許以後還能有更多的好主意可以用上。
薛參軍也聽出來了,微微有點失望,端起茶碗一口一口喝茶水。
“薛參軍,州中的事情你多***勞了,不知可以新遷百姓***兒?”張小寶轉移下話題問道。
“他們敢?供他們吃,供他們穿,誰***不用衙門出手,旁邊的百姓就收拾了,現在其實還有別處的百姓偷偷跑過來,找到衙門要入籍,哪怕不能得到糧食也願意,小的在忙,州中的土地還多,放在那也是閒著,不如拿出來給他們耕種。
就是……就是缺水,想要把樹砍了,做成梯田全種水稻不行,麻煩,州中只有一條大河,加上山多,無法引到其他地方。”
薛參軍顯得非常為難。
張小寶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別看這裡挨著海,同樣缺水,海水總不能用來澆灌,略微沉思一下,說道:“那就種豆子,產量低點沒關係,種水稻僅僅憑藉雨水不夠,種豆子還是可以的。”
“小的也是這樣想,那把後來的人也安置下來?他們耕種的工具似乎還不全。”薛參軍認同了張小寶的想法,又準備從張小寶這裡弄去點工具。
“去吧,到衙門中領工具,發給後來的百姓,告訴他們,家中的孩子也可***去學堂,州中既無大事,民生上薛參軍要多***心了。”
張小寶不想把精力放在這方面,家中的內院都管得差不多了。
“是,應該的,大人,小的那就先走了。”薛參軍事情比較多,他總想把自己的權力給用上,不管大事兒小事兒,都準備參與進去,見沒有其他的事情,起身告辭。
看著薛參軍離開,張小寶開始想起事情來。
給弟弟妹妹講完故事,上完課的王鵑回來時,張小寶還沒做飯,繼續在那裡想著,對張小寶來說,按照常的情況,沒有發展不起來的地方,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其存在的價值。
“大連這邊,之所以發展快,主要是作為對外貿易的視窗而存在,隨著越來越多的貿易產生,各個行業的人就都跑到了大連,想在這裡尋找金子,怎麼才能把這裡現在就變成一個重要的貿易港口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