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蒸蒸日上問遠途
問遠途,月轉日落出。天之藍,飛鷗鷺,風起漫西湖。問遠途……。
“無恥啊,無恥。”熱氣球上,窩了一肚子火的李琰咬著牙憋出幾個字。
“棣王殿下,不必與他們一般見識,他們這是小人得志,終究不得好報。”李琰身邊的人連忙相勸。
李琰最近一段時間聽過了太多這樣的話,自從小妾的哥哥被收拾之後,過來安慰,讓自己忍耐的人不少,願意相幫的人卻沒幾個。
李琰明白,換一個人,哪怕是其他的兄弟,或者是某個王爺家的子嗣,自己也不會落到如此境地,實在是彈劾的人身份太不尋常,九個小娃子聯名……不,是聯合起來到早朝尋事,那可愛的樣子,殺傷力太大,別說真讓人家抓到了把柄,即使沒錯也要弱三分。
那也忍了,尋找機會以圖‘厚’報,又有兔死狐悲的宗室之人幫著跟父皇說,想是應該能讓張王兩家收斂一些了,誰知道人家不僅僅不在乎,反兒在納徵的時候弄出了那麼大的場面,最後竟然連著用布遮住長安十天也做成了。
如今好不容易找到個辦法,讓張小寶今年秋闈的時候無法得到應有的榮譽,不成想,一趟火車過來,到是成全了人家兩口子。
“真的可以狂妄如斯?不怕逼宮?”李琰嘟囔著看了一眼自己‘父親’的那個熱氣球,不免感嘆皇家無親情,親兒子竟然不如外人受寵。
坐在熱氣球下面的李隆基根本沒去考慮兒子李琰,認真地聽著下面的聲音,顯得非常愜意。
就連旁邊的高力士也沒有其他的想法,比如張王兩家的勢力過大,不好控制,這樣的事情在他想來,根本不可能出現,主要的原因就是張王兩家孩子的態度。
十一個孩子,從未像別的人那樣害怕皇上,表現出來的尊敬,根本不是對皇位的尊敬,而是對皇上年齡而言的。
表現最明顯的就是小貝,莊嚴的皇宮對小貝來說就是另一個好玩的場所,皇上陛下是一個和藹的長輩,小貝願意幫長輩做點事情,也喜歡在長輩面前唱歌跳舞表現下自己。
還有小寶和鵑鵑,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的緊張,跟陛下說話的時候與聊家常沒什麼區別,雖然聊的事情有點大,比如決定一國之生死,規劃大唐百姓的生活情況,但那種說話時的輕鬆不是裝就能裝出來的,換一個王爺,或者是太子,都無法那般自然。
說明人家的心裡沒有‘鬼’,不在乎陛下是否會因此生氣,更不刻意討好,坦蕩正應了那句‘事無不可對人言’。
如是想著,高力士對李隆基輕聲道:“陛下,今年秋闈看樣子不必費心了。”
“怎可不費心?要好好出題,他二人不到一歲能人言,稚齡則攻讀詩書,別看他們一個表現的是善戰,一個是善政,真有一天把他倆調換個位置,朕相信小寶領兵作戰絕對不會比鵑鵑差多少,鵑鵑管政也非尋常人可及。
今年秋闈筆試題張榜貼到長安各處,朕在芙蓉園聚萬千學子,當面考校小寶和鵑鵑,讓天下人看看,朕寵著他們並非無因,力士可擔憂他二人答不上來?”
李隆基決定在張小寶和王鵑的身上賭一把,賭他們兩個人不僅僅對軍事和政治精通,同時對其他學問依舊可信手拈來。
李隆基有理由高興,尤其是在聽到下面百姓支援張小寶和王鵑參加秋闈得狀元的情況之下,他更不擔心其他的事情,因為無論百姓如何支援二人得狀元,都是在張小寶和王鵑臣子的身份之內表達出的想法,說明百姓還是認可自己皇上位置的。
高力士點點頭,又搖了搖頭“陛下,臣不擔心小寶與鵑鵑答不上來,他兩個可是四歲就把爾雅背下來了,然後選,詩經,等等,好象所有的東西拿到他們面前,他們用不上多長時間就能學會。
有聰慧的人不必非經十年寒窗苦讀就可考一個好的名次,小寶鵑鵑學的年頭只多不少,加上從小聰慧,想是論科舉的事情,對他們實在太過簡單,科舉的目的還不是選國之棟樑,他們不曾科舉,誰有敢說他們本事小?
臣擔心的是,芙蓉園問政,他們兩個說的事情洩露我朝秘密,陛下到時千萬不要隨意問太過重要的事情,否則其二人不好回答,臣還擔心,小寶鵑鵑秋闈成名,讓其他學子失去明年參加春闈的信心,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