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說出之話來真的
盛夏的日子裡,這一天,天高雲淡。
京城長安的街道上比起已往顯得越發熱鬧,跑京城的商人明明依舊辦完了事情卻不離開,刻意多停留一段日子,就為了能夠看到今天的景象。
納徵的時候張家給王家送什麼樣的禮已經成為了凡是得到訊息之人最期盼的事情,他們非常想要知道,富可敵國的張家究竟能夠送出價值多少的東西?
近期準備了一段時間,加上以前鋪下去的攤子都給運作起來的張小寶,今天沒有再去找李隆基給其做飯,和李隆基已經達成了協議,只今天一天,可以隨便動用任何的地方,甚至是長安城的城牆也可以動一動。
在皇宮中的李隆基此時正在打扮,準確地說是化裝,他也想看看張小寶究竟能擺出來什麼樣的場面,連吃了一個多月的飯,他也僅僅是知道張小寶想向京城調兵,從吐蕃那裡調來。
沿途已經有訊息傳來,吐蕃那裡有大批打著張家旗號的軍隊,於一個月前出動,快馬朝京城而來,在六天之前便駐紮到了京畿到的外面。
本來萬騎營也要跟著過去看看,又被李隆基給攔了下來,只有負責皇宮保護的金吾衛整裝準備,顯得非常擔憂。
至於張小寶不願意給告狀的宗室之人東西,李隆基也沒強求,一部分宗室的人還不死心,正好讓他們藉此機會見識一下張小寶和王鵑的根基有多麼雄厚,好使他們老實點,別沒事找事兒。
在眾人的期待中,在王鵑回到了自己的家中等候時,張小寶終於是開始了行動。
卯時正,京城的啟夏門被張家的人守住,城中所有人不準在這個門裡路過,離著還有一段距離的大雁塔上站滿了人,一個個身份尊貴,手中拿著望遠鏡,正好斜斜地對著啟夏門的那條路。
隨著鑼聲響起,眾人登時集中精神,眼睛一眨不眨地朝著那裡看去。
張家的隊伍緩緩地出現在了門口,前面是挑起來的幡,後面緊隨著的是兩輛車,車上的旗幟書有一個大大的‘醫’字,這是張小寶答應給王鵑送的醫術三千卷。
兩輛車向前走,一直走出去百丈,後面竟然沒有別的對付再出現。
這讓看熱鬧的人臉上顯露出無盡的失望。
“就兩個車?張家的納徵送兩車東西?”當先有個站在別人後面的人,收回伸出去很長的脖子,遺憾地嘟囔道。
在他前面那人覺得熱,稍微動動,頭也不回地說道:“可能是兩車紙幣,每張都是一百萬錢,你想想是多少?”
話是這樣說,可他也覺得很失望,還不如一個稍微有點錢的人家,甚至是京城的尋常人家也不可能僅僅這一點隊伍,該有的排場得擺出來,不然誰知道你送了什麼?
他話音剛一落,還不等別人附和,啟夏門的地方又出現了一個隊伍,同樣是挑著幡,鳴著鑼,這次出現的車稍微多幾輛,一共二十輛,車上的旗幟寫有‘雪蓮’二字,便是張小寶答應送給王鵑的一萬朵雪蓮花,只是無法保持盛開的樣子,製成幹藥材,裝在車中。
“我知道了,雪蓮,二十大車的雪蓮,前面那個應該是醫術,看看,後面還有什麼?”一個反應比較快的人當先喊道,聲音不算太大,卻也讓整個塔上的人聽個真切。
沒等太長時間,又是一個隊伍出現,只不過這回沒有那麼多的車,只有幾個人合力舉起一張大布,布上有畫,看著好象是某個地方一般,上面還有字,在街邊離近的人能夠看清楚,上面寫的字是‘洛陽億花園’。
在看圖上的花,竟然全是牡丹。
街道兩邊登時傳來一片驚歎的聲音,只要不是傻掉的人都能猜出來是什麼意思,洛陽周圍一定有一個長了無數牡丹花的大花園,拿不過來,所以畫在布上。
如果說剛才的醫術和雪蓮還讓人覺得很平常,至少沒有看到一萬朵雪蓮,不那麼震驚,可知道有如此大的一個花園,那感覺就不同了,洛陽那裡的地價可不便宜,竟然能買下那麼大的一個花園,要是自己能有個小點的,也不枉此生。
驚歎聲還沒落下,第四個隊伍出現,這回可就不是幾輛車的問題了,一輛接一輛的車順著路朝京城王家所在的地方走去,眾人看著,前面的已經變成的小點,後面的車還沒走完。
車上沒有罩任何的蒙子,只是用繩子花住了,一車車的全是錦緞,平常的人家是送點粗布什麼的,用肩挑,挑個幾擔,那就不錯了,張家竟然一送就是那麼多,估計全卸下來堆在一起就可以成山。
李隆基也找了個地方,他的地方好,熱氣球,在別人的保護下,朝著門口看,見到這一個隊伍之後,對旁邊的高力士、王皇后還有武惠妃說道:“據說小寶跟鵑鵑說的是‘錦船一千帆,千載駐容顏,醫書三千卷,春來無傷寒,雪蓮一萬盞,夏日不見炎,億草一花園,秋裙舞翩翩,如山一州綿,冬雪風難喚。’如今看來這就是如山的帛了,往前飛飛,朕要看漕渠。”
命令一下,幾個熱氣球開始朝前移動,下面也有人跟著保護。
這一刻漕渠的兩邊已經站滿了人,他們到不是知道張小寶會送船,而是認為想運來更多的東西,必須得走水運。
不等著李隆基的熱氣球飛到漕渠的上空,從東面便出現了點點帆影,藉著向西吹來的風飛快接近。
“船,船,很多船。”岸邊一個眼睛尖的小孩子,被大人高舉在頭頂,正好看到了那些帆影,高聲地叫著,眾人朝那裡看去,果然,一張張的帆出現在視野當中,沒人能數過來有多少船,只知道很多很多。
“陛下,全是花船,沒有炮艦。”高力士沒去數,按照張小寶說過的話,明白那是一千艘花船,上面彩旗飄飄,每隻船都用錦緞給打了包裝,見沒有大炮架出來,放心地對李隆基說道。
“朕看見了,又不是要攻打京城,派炮艦幹什麼?力士,你說一千艘的花船駛到海上,突然遇到了新羅或**的武裝船,有兩千艘,會不會打不過?”
李隆基先是說沒派炮艦的原因,接著又莫名其妙地問了一句。
高力士愣了一瞬,搖搖頭,回道:“陛下,臣覺得就算是一萬艘兩國的船,真要想打,估計最後也剩不下來幾隻完好的,臣覺得那船上應該有點防禦的手段,對,有點。”
“有點?嗯那繼續看,朕想看看,張小寶究竟能擺出多大的場面,哎~朕成親的時候估計也比不過啊,或許能與朕泰山封禪時差不多。”
李隆基知道眼前看到的僅僅是個開始,不然張小寶也不會連續做一個多月的飯,每天都不重樣,那麼累,如果僅僅是一點軍隊,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