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遊湖之上話明天
隨著張鐵拿出事先準備好的計劃書,長豐閣三樓這間屋子便安靜下來,沒有人再說話,也沒有人去管那味道比不上碧海銀沙的酒菜。
以李東為首的眾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三個圈子,每個圈子有一份計劃書,一聲不出地觀看。
“確實不錯,那張小寶還真有幾分本事。”看了大概的幾條目錄,李東仰起頭,對探頭也在觀看的人用新羅語說了一句。
幾人紛紛點頭,換成他們是想不出來手上計劃書中的辦法。
說過一句,李東輕輕翻開一頁,幾人繼續認真看起來。
計劃書中有一部分是怎樣調集修路的材料,找哪裡的人來幫忙運輸,一部分是修好的路堅固程度如何,是否能夠承受大水的衝襲與馬蹄的踐踏。
這些資訊李東等人不感興趣,一百萬貫不是那麼容易出的,二十幾家合在一起也拿不出來一百萬貫,必須要找更多的人,那定然得有理由讓別人出手。
眾人更想了解的是路修好了能給自己一方帶來多大的好處。
再翻一頁,終於出現了他們需要的資訊。
其一,路會在兩地交界處先開始修,也就是新羅和大唐的邊界,用不上多長的時間就能夠看到成果,在路邊修建客棧與酒樓,還有其他的房子,用來給剛剛從大唐到這邊或新羅回這裡的人休息。
此點預計每月可得租利一千貫,往後隨著貿易運輸逾加頻繁,所得錢財可翻番來計,這部分的錢,錚錚建築只要兩成的利潤,積利州那裡同樣修好之後,新羅投資人也能得兩成利。
看到第一點,李東臉上露出笑容,能有八成與兩成的利,那跟天上掉錢一樣,真按照投入的錢比例來算,自己等人加起來也不夠一成,看情況張小寶要先給點好處,接著會從其他方面討回去。
如是考慮,眾人繼續向下看。
第二點,路修在遠來勉強能夠透過的那條不算是路的路上,把路佔住,讓原先還能走這條路過來的人或隊伍想要不走在新修的路上就必須得自己趟路。
如想走,必須交一部分過路費,用以對路的維護,單個人通行,手中無錢,可留在兩邊等待其他商隊過來,幫忙護衛與運輸,代替過路費,兩邊會從商隊手上拿到一定比例的中介費。
若商隊通行,按貨物價值收取費用,考慮到從一地賣到另一地,商品價值可增加幾倍,顧,要收取一成價值的錢,或是半成的貨物。
“好,第二點好,不走我們修的路,走別的地方,一則危險,二則耽誤時間,一成的錢也不少了,最好是收取半成的貨物,那貨物運來運去,全是兩地沒有的東西,價值會更高。”
李東看到第二條,又一次停下來跟身邊的人說上一句,幾人再次點頭。
其三,大唐會在兩邊相臨的地方設一收費口,凡是從新羅過來的貨物,必須要繳納兩成的關稅,以保護大唐相應行業貨物的利潤,大唐會派出人手巡查,杜絕走私行為。
“憑什麼?買賣運輸還要交什麼關稅?頭一次聽說,真希奇,錚錚建築能夠代表大唐朝廷行令?”
李東看到第三條,不滿意了,他還想以後多多運輸新羅的東西到大唐賣,積利州的人口多,需求的貨物也就多,價錢上能高點,要是交這個莫名其妙的關稅,不是平白給別人錢麼?
所以不滿地朝坐在墊子上的張鐵質問。
張鐵正在喝自己帶來的花茶,最近坐船坐的有點火大,多虧主家考慮周全,給配了花茶,品著淡淡的花香,回味中,被李東打斷,舔舔嘴唇,說道:
“凡我大唐朝臣,都知道我家小公子和小娘子在對待外事上可代替大唐做主,陛下也是應允的,說收關稅就收關稅,何況此處也並不是大唐對外時第一次收取關稅。
劍南道一方,早已開始收關稅,哪怕是我那主家的商隊從外面過來,也會主動交上相應的錢財,新緣島也是如此,估計再有幾日,日本往來船隻也要開始交納關稅,此事不可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