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出現冬日裡的一縷陽光單獨照在張小寶身上的情景,只是站的高,風稍微有點大。
可就是這樣,山下的人還是需要重新給張小寶定位,連帶著露出笑眯眯表情的王鵑也使眾人有了其他的猜測。
跟隨默棘連而來的人,只覺得張小寶爬的很快,卻怎麼也想不通,一千來人閒著爬山能有什麼用,不解地求教“主子,他們爬山能威脅到我們?”
“威脅不到,威脅的是吐蕃與河北道北部的地區,尤其是河北道北部,憑這種速度,兩方于山谷間相遇,大唐的就能不急著佈陣,而去爬山,等其他人衝過來,迎接他們的便是一陣居高臨下的箭雨,不,是彈雨。”
默棘連估算過時間,給身邊人解釋了一番,看向左近的赤德祖贊時眼中帶著些許憐憫。
赤德祖贊沉默以對,他還在琢磨‘啪啪’響動之後就能在峭壁上釘上繩子的東西是什麼。
“工兵二營,上。”王鵑沒空跟別人介紹使用了何種工具,見峭壁上攀爬最快的人已經接近山頂,手中戰刀又一揮,鼓聲變動。
二營的一千士兵大喊一聲,沿著一營給趟出來的‘路’撲了上去,有繩子在,攀登的速度比一營快上許多。
每攀登上一段距離,就開始橫向丟擲繩子,讓旁邊的人接住,在關鍵的地方用那啪啪響的東西再次固定。
“三營,上。”王鵑的命令繼續變動,三營的人衝上去,卻不攀登,只在下面等待。
王鵑則來到李隆基的龍輦近前,開言道:“陛下,請上山。”
“恩~!力士。”李隆基高興地應過一聲,吩咐起高力士來,高力士自然知道該如何做,一道道命令傳遞出去,隊伍緩緩朝著峭壁移動,待來到峭壁下,工兵三營的人丟擲勾索,掛住所有的車輦,使勁地朝上拉動。
隨著眾人的身體逐漸離開地面,很多剛才想不出來怎麼上山的人終於明白了,竟然是吊上去,有點擔心,又有點期待,從來沒這麼玩過,虧張小寶和王鵑是怎麼想出來的。
“早知道我就把房子帶來。”小貝絲毫不怕,使勁地往外探著頭。
一路平穩地升上來,除了膽子大的人,其他剩餘的人全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實在是太刺激了。
李隆基隨意地在眾人臉上掃過幾眼,嘴角微微上翹,與高力士低聲嘀咕“看樣子膽子小的人還是很多。”
“陛下所言極是,這才哪到哪,等一會兒其他的安排擺出來,臣估計能嚇死他們。”高力士的眼睛四下裡尋找,想找張小寶問問怎麼才能在攀登的時候跟飛一樣,看上去很輕鬆嘛,一點也不難。
周邊各個地區的人上來之後,看向李隆基的所在等待,心中猜測該是怎麼個論劍,會不會如三國時那般,青梅煮酒論英雄的論法。
這時高力士站起來,朝四周高聲問道:“各方使臣,可還記得與華山論劍帖子一同送到的那柄無鋒之劍?但請拿出。”
眾人心道這不是廢話麼,沒劍行嗎?一個個吩咐幫自己守著劍的人把寶劍拿出來,脫於手上,予聖示。
高力士滿意地點點頭,又道:“帝曾言,劍有雙鋒,傷人須顧己,諸臣且記,華山之行中,可憑心而論,開鋒何處。”
高力士說完便不在出聲,眾人看看手上的寶劍,又看看沉寂下來的李隆基所在的地方,一時沒懂。
更不知華山之行還有什麼事情要出現。
就在他們紛紛猜測時,王鵑再次接過了統軍大權。
“發訊號,呼叫空軍。”
一聲令下,五彩的煙花在空中相繼炸響,絢麗耀目時也讓等待的人稍微安心,多虧是在華山這邊,雪不多,否則很容易被雪給埋了,其中赤德祖贊感觸最深,誰讓他在的地方就是雪山多呢。
接著周邊國家所來的人又開始疑惑‘空軍,啥叫空軍,能有什麼用?’
在大家疑惑時,在李隆基期待中,天空的遠方出現了無數的黑點,朝著華山這裡接近。
赤德祖贊看到那麼多的黑點,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大唐鷹陣,不由得一哆嗦,雖說事情早已過去,可沒當夢迴時,總是忘不了那曾經飛在金川一線的無數雄鷹,給大唐的軍隊隨時提供情報,也壓制得自己這邊的鷹飛不起來。
尤其是有一隻叫水雲的鷹,幾近通靈,可與人配合默契,懂人語,千里傳信,更可氣的是那水雲沒有絲毫作為鷹的驕傲,別的鷹是逾戰逾勇,不管什麼對手,哪怕戰死也不肯服輸。
水雲是有危險就撤,有便宜就佔,做鷹做到這份上也算希奇。
其他也有不少人以為是鷹飛來。
伴隨黑點的逐漸接近,用千里眼能看到時,眾人這才發現,根本不是什麼鷹,飛來事物有兩種,一種為上面有個大球子,球子下面吊了大筐,不知道做何用。
而另一種就嚇人了,觀看的人一個個張大嘴,滿眼不敢相信的模樣,那飛的居然是人,後背有個特殊的翅膀,人在下面,不知怎樣操控的,在天上來回飛舞。
紅色的煙花升空,眾人就看到那長了翅膀的人調整幾下之後,排成了橫向的一字長蛇陣形。
煙花再起,長蛇陣前後拉開,有一排變成兩排,兩排變四排,四排變八排,這才停止變動,層次分明,高低起伏,如風吹水面,又如魚鱗重疊,正是魚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