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別人想著弄到一些個方子的時候,張小寶和王鵑在家裡準備著過年的事情,兩個人這算是第一次在外面過年了,華原縣的那個不算,畢竟那裡離著三水縣的距離不遠,.
大唐過年的風俗各個地方有點不一樣,可相差的並不是太大,有的還是後來慢慢衍變出來的,張小寶和王鵑是想弄一個大型的舞臺,到時候讓三萬多人一起過年。
好可以藉著這個機會讓當地的百姓更加地擁護張忠,那這筆錢就只能是張王兩家出了,準確地說是張小寶和王鵑兩個人來出,不是一筆小錢啊,還要包括一些個要給的紅包。
“小寶,你說在什麼地方安排這個一起過年的事情好呢,是不是是應該在幾個縣距離都差不遠的地方?好可以讓幾個縣的百姓過去,走路也要走個幾天,畢竟不像當初在一起幹活的時候那樣了,隨便組織一下就可以。
現在攤子多,各個地方都有百姓在做事情,總不能過個年讓他們走上半個月吧,從最遠的地方到另一邊,只用腳走的話,再快也要半個月的時間,那可就不是過年了,而是遭罪,可惜現在也沒有電視什麼東西,不然的話,不管多遠都能看到節目。”
王鵑跟在張小寶的旁邊,兩個人就在院子裡面轉,邊轉邊想這個年應該怎麼來過。
張小寶也琢磨著呢,要是像以前那樣的話就好了,大家都在同一個的地方幹活,隨便招集一下,那些個人就過來了,現在房子都有了,各自家中的情況也不同,想要繼續學著那時的上山的辦法可就不行了。
又走了幾步,張小寶站住了,對著王鵑說道:“不能把所有的人都招集在一起過年了,那就各自過各自的,以縣為單位,每一個縣都要組織一個過年的活動,咱們把一些個方法告訴他們,讓他們自己找人來學那些相聲或者是小品。
歌舞方面用當地的一些,咱們再想出來幾個,主要就是圖個熱鬧,弄點小遊戲什麼的,讓大家都跟著參與,鞭炮和餃子等東西,還有新衣服咱們同樣管了,我爹到時候就在這邊待著,你和我去一個地方,讓你的父親去一個地方,再找內院的人到其他地方。”
張小寶其實是想跟著家人過年,可看現在這樣的情況,這個想法是無法達成了,那就只能把人分散開,讓這裡的百姓感受到官府的善意。
王鵑聽了之後,搖搖頭“我不走,我就要和家人在一起,不是還有那麼多的內院的人麼?就讓他們去代表一下吧,我就在烏雷縣這邊,跟著這裡的人一同過年。”
“那也好,只不過都是內院的人是不是效果達不到原來的目的,畢竟我們要是親自到什麼地方,身份上就不同。”張小寶見王鵑不同意,也好自己有著同樣的想法,就答應了下來。
“怎麼能不好呢,百姓們可不會想那麼多,只要給出了那些個衣服什麼的東西,他們哪裡還會在乎是誰過去,派個人就能代表官府,這些個東西,趁著還有時間,就讓你爹挨個地方去送吧,不必每一樣都送到百姓的手中,你爹人去了,並且還帶著東西,那當地的百姓就會知道是什麼意思。
現在那些個官員都老實了,也不用擔心有人會在發放東西的時候自己貪墨,到時候多給官員一些個東西,他們就會高興地把事情給做好了。”
王鵑其實一直都對這個地方非常的陌生,這種陌生是精神上的,哪怕她已經能夠把這邊的人給安排的非常好了,但總覺得不是一個地方的人,過年的時候如果離開的親人就會覺得非常的孤單。
“那就這樣吧,到時候記得把送的東西給整理好,精神意義上的東西少送一些,主要的就是能夠在生活方面有幫助的東西,走,回去拉一個單子,看看都需要什麼。”
張小寶跟著說了一句,拉著王鵑進屋去寫單子了,別看今年過年家裡會拿出很多東西,但這些個東西對於張小寶和王鵑來說拿的值可,到時候周圍其他州的百姓也會知道這個事情。
說不定還能夠來一些個人,那樣陸州的百姓就更多了,在這個生產工具並不是那麼發達的年代,人就是最好的生產力了,等著離開這裡的時候,這邊的百姓每年都能夠給張王兩家提供不少的錢財。
這到不是說百姓直接給,而是各個商會運轉起來,百姓越多,越富裕,那麼商會的產值也就更高。
他們兩個人忙著過年的事情,其他的人同樣也想著呢,尤其是受了災的那些個地方,別看現在已經得到了朝廷的東西,可恢復的速度比起陸州來,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這些個州的官員也不是傻子,知道趁著過年的時候能夠籠絡一下民心,讓百姓過個好年的話,對以後有好處,張忠的事情他們已經從各自的渠道知道了,那就是以前過年的時候都跟著百姓一起過,而且還由張家出錢買一些個年貨給百姓。
他們覺得這個方法不錯,卻拿不出來那麼多的錢財,最後,不約而同地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當地的商人出這個錢,買完了年貨給百姓,他們還能留下一部分的錢財。
那些個商人還不知道州中的老爺們已經把主意打到了他們的身上,還在與陸州這邊做著買賣,同時申請加入到陸州的商會當中,這個需要談判才行。
他們是想直接加入,不用拿什麼錢財,還不用受商會那麼嚴格的管理,也就是說,這些個別的州的商人想要和陸州的一個個商會達成某中不受制約的合作。
張小寶原來就知道這個事情,當然不幹了,這分明就是那些個商會依仗能夠控制陸州周圍地方的貿易活動而做出來的威脅,當初的話中的意思就是,如果合作了,那麼陸州這邊運來的貨物就要給他們一部分,還是價錢比較低的那種。
同時陸州自己這邊的商會不準到他們那邊隨便買賣東西,有東西想買賣就得先透過他們才可以,如果要是不同意,他們就***陸州通往各個地方的買賣,讓陸州的貨物賣不出去。
這個***不是隻堵路,他們還不敢這樣,是針對陸州,他們會聯合起來,不把任何的貨物賣到這邊,也不向這邊買任何的東西,他們覺得自己等人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只要聯合,陸州想要買賣就難了。
比如有好的貨物要買,他們可以先一步地抬高當地這樣貨物的價錢,反都是聯合,相互都不會賠錢,百姓手中的東西就算是想要賣給陸州,也要考慮下以後是否還想從他們這些個商人的手中買東西。
他們的打算不錯,張小寶和王鵑也願意合作,但絕對不是這種弱勢下的合作,他們兩個人提出了一個新的辦法,那就是外面的商人願意加入到商會可以,但貨物的價格需要按照商會給出的價錢來統一定位。
不準隨便漲價也不準隨便地降價,如果有什麼需要的話可以向商會單獨提出申請,不可以在未申請的時候就私自決定。
還有一點就是,這些個商人加入進來需要交兩份錢,一份是入會費,這筆錢固定的,按照各個商人自己的規模來收,交的多,到時候分配從別處過來的貨物的比例也大,最少的需要交一百貫錢,少於一百貫錢的就說明規模不行,張家不合作。
這一百貫或者是更多的錢是拿不回去的,就是張家的商會得到了,還有一筆錢是押金,為了防止有的人不聽規定,私自串貨或者是抬高、壓低價格,就需要他們拿出來一筆保證金,著要是不遵守規定,那就不歸還保證金。
同樣是按照各自的規模來收,除了這個,還要讓外面的商人做出一個額外的保證,那就是銷售量方面,不可能你想要拿走多少的貨物就給你多少的貨物,萬一你賣不出去怎麼辦?萬一你故意把東西都收了,然後壓貨,最後衝擊陸州的商會怎麼辦?
張家商會給出的好處就是幫他們做廣告,包括他們本地的廣告,這筆錢都由商會來出,不用他們自己拿,當然,如果他們為了提高銷路的話,自己打廣告也可以,賣的貨物多了,或者是買到的商會需要的貨物多了,到時候會有額外的獎勵。
商人們也不得不承認,這個方法對於控制加入進去的人非常不錯,但他們就是不想被如此***了,所以,他們還在和陸州的商會進行著談判。
張小寶和王鵑為這個事情也想過些辦法,那就是各個擊破,只要鬆了口子,那就好辦法,這個方法非常的好用,找來一些個實力不算雄厚的商人,讓他們先得到好處,撕開那邊的豁口,其他的商人就不得不妥協了。
那他們自然就得不到先前商人那種同樣的好處了,張小寶準備動手的時候,被王鵑給攔了下來,王鵑覺得應該再等等,現在就用如此手段的話,會讓那些個商人之間反目,萬一他們之間進行惡性競爭的話,不僅僅是給他們自身造成損失,就連當地的經濟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