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杏花開時夜有香
春滿懷,寒梅落去杏花開,明月照人來,.
離著張明升與趙祥把那八件事情上報已過去半月,小河被徹底連通,還有的人在那裡清淤泥,留些人在那裡修著堤岸。
大部分能用上的手藝人被李珣找去修酒樓,畢構還好好地活著,在葛家莊子北面的地方把一片荒地買了下來,上面已同意他致仕,正在為新的尚書爭論著。
淤泥大部分被拉到了他的荒地上,等著春耕完好快點讓人去翻,他還未找到莊戶,張小寶新給他修的家佔了一畝中等田,沒有人去追究這個事情,也沒人去舉報。
四家莊子的春耕速度快,相互比拼著,比其他莊子提前了一大截,張王兩家莊子自然是最快的,李珣不只一次找張小寶和王鵑抱怨,說他們明明知道新犁更好用,還非說什麼先試試,結果那速度就超了過去。
張小寶和王鵑則是儘量迴避這個話題,說說工坊的事情,談談船塢的情況,再琢磨一下工學堂裡面的東西。
張家準備了大量的帳篷給莊戶住,趁著挖河的人閒下來,正好給莊戶們蓋房子,按照當初說好的那樣,磚瓦二層樓,如此一來,莊戶就可以在春耕完幫著修修書院,再把兩個莊子給修成王鵑圖紙上畫的模樣。
“看來那些人一時是找不到了,我籌集了十萬貫用來建船塢,小寶,你們可得好好做了,不要再騙。”李珣大半夜的睡不著,惦記著水雲間那邊的酒樓,爬起來逛了一圈又找到了張小寶這裡。
張小寶兩個人正在學習呢,見李珣過來了,只好停下,一同到外面去溜達。
“放心吧,我們不會坑自己的買賣,正好,先用那錢幫我們墊著,小羅水那裡出來的錢我家準備蓋超市,在科舉考完的時候,三水縣必須要變成上縣。”
張小寶答應著,同時也提出了要求,不然按照正常的渠道來走的話,得拖上幾個月才行,有李珣這個人就快多了,他爹也想自己管的地方多個上縣出來。
李珣不覺得此事如何的難辦“一定會的,小寶,我不明白為什麼你家急著把三水縣給提到上縣?這些事情同時做,我也跟著捉襟見肘了,還好有一些人願意投錢,跟我說說,你家怎麼打算的?”
李珣確實想知道,張家莊子連推八手把一箇中縣給推成上縣的事情,讓他見識到了背後那人的本事,就連他的父親也寫信過來大讚了幾句,並說張家莊子就是天下第一莊。
讓他想辦法把關係再弄近一些,說是不少的人都清楚了這個事情,或許到時張家莊子周圍又能有人搬過去住,原因和他一樣。
因此李珣不覺得張家幾次強調,在科舉完的時候就要把事情落實下來的話是隨便說說的,一定還有更深的用意,凡是瞭解此時的人,心思稍微活絡點的,都不敢把張家做的事情想的太簡單。
“佛曰不可說。”張小寶確實有打算,但不能告訴別人,連王鵑都不知道張小寶究竟想的是什麼,聽到李珣的問話,張小寶抬頭看看月亮,回了這麼一句。
李珣撇撇嘴,說道:“什麼佛曰?現在正不停地拆苗還俗呢,佛那麼厲害還被拆了?”
“月圓月缺,潮起潮落而已,佛有沒有我不知道,但佛學確實是一部好的哲學,跟你說你也不懂,不要因一時失敗而低沉,也不要因一時痛快而張揚。”
張小寶終於是決定好好教一教李珣了,不能光讓人家幫忙,而不付出。
李珣的家中不教給他這些東西,讓他當個逍遙的候爺,以後是逍遙的王爺就行,知道的太多,心也就太大了,容易惹來麻煩,他接觸的少,現在聽到張小寶的話,當成是那高人教的,轉頭問王鵑。
“小寶說的這個我怎麼聽著有點不舒服?是這樣樣子嗎?”
“說是就是了,說不是也不是,是是非非誰又能說清楚,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霧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王鵑也明白張小寶的意思,同樣在那裡教導著。
李珣哪裡聽過這個,現在大唐還沒有呢,聽過了之後覺得更迷糊了“可不可以換種說法?”
“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
“我知道了,不用再說,後面我會背,小寶的意思,就是遇到好事兒的時候不應該高興,遇到壞事兒不應該難過,對吧?”李珣不讓王鵑繼續說下去了,這種東西正如後面的話一樣,玄之又玄,妙之又妙。
王鵑卻搖了搖頭“遇到好事兒的時候為什麼不能高興呢?人活著就有七情六慾,要懂得享受生活,該哭則哭,該笑則笑,如果什麼都沒有了,那人還是人嗎?”
“小寶,你怎麼說?”李珣聽到了兩個人兩種看法,又問張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