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每月五十已算多
.
張忠終於是從京城回來了,跟著回來的還有那些個處在高興中的縣令,這時的他們沒有人再去罵張忠傻,只有不停地感激。
他們也承認了張家這個不同尋常的家族,哪怕是人少了點,也歸為了家族,張家這幾年做的事情就好象一個個的傳奇一樣,一件件的讓人看的明白,可真的有人下了結論的時候,又是那麼的離奇,這就是張家的本事。
以後他們這些個縣令可以守著位置不動,也可以到新成的州中做事情,那樣的話,權利小了點,可品級卻能升上去,至於州刺史,那是不用指望了,張忠都不可能當上這個中州的刺史。
這個位置的品級太高,權利太大,又是一塊香餑餑,想要當的人多了,除非張家還能使出來別的手段。
張忠不知道這些縣令的想法,也沒有心思去琢磨,他就想早點到家,讓兩家人高興一下,他自己清楚,不可能留在這裡當刺史,不是不能,兒子如果願意,似乎沒有不能的事情,而是在這裡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發展。
真當了新成立的州的刺史,那下面幾乎沒有不聽話的人,可這裡的發展已經到了差不多的時候了,百姓的生活會過的好,除非是新的刺史是個缺心眼的人,就像文縣令那樣,不然這裡只會是一直變好。
真遇到這樣的人,那時就得讓兒子出手了,此地和三水縣相臨,有家中的不少買賣在,算是張家的根基,哪怕自己走了,也不能讓人去動。
想想兒子的本事,張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不知道這些個日子兒子和兒媳婦在忙什麼,一定不會是表面上看著那樣簡單,很有可能是佈置離開後的事情,等著想對這個地方伸手的人。
“張縣令,聽聞過了年後,您就會離開這裡,那我們這些個縣與華原縣的事情……?”三原縣的程縣令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有點不確定地詢問起張忠。
其他五個縣的縣令也看著張忠,他們有同樣的顧慮,張忠在,那幾個縣可以與華原縣甚至是三水縣很好的配合,張忠不在了,別的人還會如張忠這樣真的去關心百姓麼?
萬一上來的貪婪的窮縣令,別人該怎麼辦?有幾個當縣令能像張忠這樣,自己家賺著錢,百姓得了好處,還讓其他的地方跟著富裕,張家的賺錢本事讓張忠用不著去費勁心思貪那點錢,或者是出賣縣中的利益受賄。
“程縣令說的也是我等想的事情,張縣令,以後若是沒有了你,幾個縣未必會是如今這樣的發展了,來個貪財的縣令,百姓的日子又會難過。”
雲陽縣的縣令也跟著附和了一句,他心中清楚,別說是旁人,先前他也想要貪一點,若不是張忠送上去的摺子給他的壓力太大,說不行現在已經有幾千貫的錢被他拿回家了。
他現在算是瞭解了張忠的性格,想要錢,給,想要政績,給,想要剝削百姓,那等死吧,這種官實在是太少見了,通常都些清廉的官員,家中也不富裕的那種,但張忠的家裡……錢財無數啊。
張忠聽到兩個人的詢問,又看看其他幾個人的樣子,愁了起來,他也不知道以後這裡會怎麼樣,急著回去就是想問問兒子,兒子應該已經考慮好了才對。
看著河邊邊的景色,蕭條中又充滿了希望,冷天也有人在這邊溜達,還都是強壯的小夥子。
張忠知道這些人想幹什麼,還是他當初發的告示,讓沒有事情的人在閒暇時到河邊走走,水性好的那更好,萬一有人落水了,跳下去救,畢竟這裡已經不屬於華原縣,沒有來回巡邏的小船。
等救了人之後,一般情況下,被救的人基本上是商人,會給救命恩人好處,華原縣也會送點獎勵,對於張忠來說不多,百十來文,可對於百姓那就不少了。
旁邊的幾個縣令見張忠不接話,以為是張忠不準備談這樣的事情,又轉了一個話題說道:“張縣令,我決定,以後也讓衙役在這邊巡邏,和您學學,把一些個遊手好閒的人招入衙門。”
“那好啊,若是遇到了發水的時候,要多派出人到各個地方,小船別處做的貴,可以到水雲間那裡問問,那邊的便宜,說實話,我家在那邊的船都是我家有著分紅的船塢所造,用來給官府,本錢也行。”
張忠現在一門心思做好官,看著別人提出來船的事情,做主把自己家船塢的船本錢賣給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