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張家打算在這裡
“什麼?你再說一遍?”.
“張忠聯合了其他幾個縣的縣令,要把幾個縣合成一個州,他拿出了一個關於幾個縣聯合起來以後會有多少租稅和百姓生活能夠達到什麼程度的摺子,其他幾縣的縣令俱都署上了名。
除了這個,還有一個軍事沙盤,有一個全面的軍事調整的摺子,只要聯合起來,在受到外來攻擊的時候,能夠怎樣利用幾縣的地形來抵禦,朝中已經在議著了。”
劉知柔一字一頓地說道,他現在也不敢相信這個事情,但張忠真的就做了,那摺子當種還包括了他工部的事情,煤炭在那裡,可以在旁邊直接使用,用來冶煉,兩條河流不缺水,還方便運輸。
老頭一天中連續受了兩次衝擊,覺得呼吸費勁,拿起桌子上的茶水,猛灌了進去,過了好一會兒,才坐下來,默默地看著窗戶外面那迷人的湖光,一言不發。
劉知柔也坐下來,看看在那裡收割葦子的船來回穿梭,不時的,有人會在葦子上面摘下來個東西放到嘴裡吃。
兩個人足足坐了一刻鐘,李珣也在旁邊站了一刻鐘,他現在終於是明白了,為什麼張家要花掉那麼多的錢從周圍的縣買東西,為什麼要把所有的路都給修通,為什麼遊戲店先在幾個縣中開。
所做的一切全是為了今年上交的租稅,全是為了把幾個縣的那個經濟給聯絡起來,全是為了讓人更加熟悉幾個縣的地形,最後的結果就是讓上面的人明白,幾個縣可以成為一個州了。
等著開春過後,幾個縣的百姓會有更多的收入,那些個租下來用於種蔬菜的地,會讓這邊變的非常繁華,至少商人會過來買賣,至少那個‘旅遊’的人會增加,這樣的地方歸京城直接來管已經不合適,需要成個州。
可這對張忠有什麼好處?他難道不想離開?那又何必把那種非常嚇人的東西交給自己,讓自己裝到輪船上?哪個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李珣想不出來,他年齡畢竟還太小了一些,但這裡有兩個尚書,他們經歷的事情多,可以分析出來些事情。
劉知柔先開口了“老尚書,我現在有點害怕張家,害怕背後的人,好大的局,讓人無法猜測還有什麼手段等著。”
“怕,我也怕呀,船行的那麼快,是否也是局中的一部分?當初三水縣的縣令程嶺祥,在京城寫信的時候就說了一些三水縣當初的事情,張家為了把他給推上去,把三水縣推上去,連推八手。
他那時就怕,張家還是個莊子,以一莊之力可推一縣,那等張家有一縣的時候豈不是要推一州一府?若是給張家一州一府,他們會不會推著一國來走?
現在如何?果然如此,給他個縣,就能推動一州而成,我雖不知道摺子上具體寫的什麼,可想來這個事情已經成了,那邊的山與河,都是連著,還有各種的東西,是不是提到了湖?”
老頭感慨地說著,他怎麼也不敢相信,張家把局布成這樣,似乎只要給張家一點點的機會,他們就能把這個機會無限地放大,在不知不覺,或者是明明看著的時候把大局給安排好。
你哪怕把眼睛盯在每一個地方,也猜不出來他們究竟想要做什麼,最後的目的又如何,哪怕是現在,誰敢說張家沒有後手?誰能說張家的棋下到了終盤?
劉知柔這個時候因為腦袋裡面不停地想著事情,動作和表情的變換就慢了下來,老頭說完話,過了一會兒,他才說道:
“是,是提到了湖,在湖中可以訓練水軍,說是用上一種新的東西,能讓船更快,京師再也不用擔憂,有一水軍足以,老尚書可知是什麼東西?”
“知道,怎能不知,剛剛從那船上下來,跟飛一樣,原來如此,給我就說麼,給我送什麼三輪車?就是調你過來,就是讓你告訴我這個事情,連時間都掐的分毫不差,給小候爺的船裝好,到這邊,便是讓我知曉,並說給你聽,是不是小候爺?”
老頭說著話,突然轉到了李珣的身上,劉知柔也同樣看向了李珣。
李珣臉色蒼白,一屁股就坐到了地板上面,緩緩地從懷中拿出了一個厚厚的信封,舔了舔嘴唇說道:“原來是真的,原來是真的,老尚書,劉尚書,來時小寶給了我這些東西,說是到了水雲間的時候,如果正好遇到了京城來的人,如果那人正好是劉尚書,就把這個信給劉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