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訓練迎來第一場
張忠想到別人當官有多難,與自己比較下,心情好了,對著張小寶說道:“小寶,那這個事情就按畢老尚書說的做吧,不知道要去什麼地方?是不是要先準備下?”
“爹,這個還真不知道,估計那小子得把您往南面送,不是河南,也不是江南,而是繼續向南,一般發配的地方,.”
張小寶估計了一下,覺得這個可能性非常大,那種地方去一次就得幾個月半年的時間,不是他和王鵑那時的樣子,越是往南就越繁華,現在那裡一般人不願意去,看誰不順眼,發配一下,就那處。
路上難走不說,氣候也不適應,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發配的人還沒等到地方,就掛在了途中,確實要好好準備一下。
張忠沒想到兒子能說得那麼遠,他還以為往起到川蜀之地,或者是去河南道臨海呢,一想到那邊他就有點怕。
“小寶,發配的人才往那邊走吧?那個呂延祚有這麼大的本事,把我一個有了政績的縣令發配出去?”
“爹,呂延祚自然沒這麼大的本事了,但咱們張家有啊,配合他一下,您不就過去了麼?這還不簡單,到時候爹您就一路觀看著沿路的風光,到地方吃好睡好。
最好是海邊,別看潮溼了些,但景色不錯,還能嚐到許多這邊沒有的吃喝,看到許多的民族風情,爹,您還沒見過大海是什麼樣子吧?白天的時候藍藍的,晚上的時候黑黑的,爹,您就不想看看那裡的景色?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啊,搖一葉輕舟,體驗下乘風破浪的感覺,聽聽海鳥的鳴叫,看看它們在海天中展翅飛翔的姿態,好吧?”
張小寶開始說起了好的地方,把那裡給描繪的如天堂一樣。
“不好,好誰還往那發配,我萬一路上生病了,你小子就等著難過去吧,去看看水位降下來多少,差不多就回。”
張忠剛才還真的被兒子說的東西吸引了,可反應過來一想,似乎不是那樣,凡是被髮配過去的人都是那種難過的模樣,無數的官員死在了那條路上。
說著話,張忠轉身向那河堤上行去,張小寶和王鵑跟在後面,張小寶還在不停地誘惑著“爹,怎麼能不好呢?別人是不懂,咱家不一樣,到了地方就先給當地的百姓改善生活,接著就是建設那裡。
為了防止水土不服,從明兒個開始,爹您的晚飯就開始吃海里的東西,變著法給您做,咱們去的時候坐船走河,大河換小河,小河進大河,還有運河以及湖泊,孩兒會給您安排生猛的東西,還有各種能夠入菜的食材。
用各種方法來做,比如燉、燜、煨、焐、蒸、燒、炒、烹、炸、焗、滷、燻、扣、泡、滾、拌、煎、炻、烤、醉、扒、糟、溜、扛、醃、熗,等您吃熟悉了,任何菜都可以吃下去,不適應的可以少來一點,做成圍碟,偶爾嚐嚐,時間久了,就會習慣。
如此一來,怎麼可能會水土不服?為了不暈船,爹,您以後沒事兒就在水裡坐坐船,孩兒讓人專門做出來一艘圓形的船,您坐在裡面,周圍的槳一劃,船就轉起來了,那種船隻要遇到點波浪就會上下起伏。
練上半年,您就不用擔心暈船了,到時一路吃喝玩樂的,咱們兩家子人一同前往那天藍水藍的美妙之地。”
張忠聽著聽著,樂了,回頭看看兒子“你還會那麼多種做法?我可不暈船,用不著遭那個罪。”
“不會,可別人會,一個廚子哪怕會幾樣,京城中有各處來的廚子,把他們找來,做法就全了,何必非要等著到地方才準備去適應,從現在開始,咱們兩家人,包括內院的,全要做好準備。”
張小寶確實不會這麼多做法,他能做點東西出來吃已經不錯了,以前又不是幹廚子的。
張忠覺得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按你說的來做,這邊的事情要抓緊些。”
“向後轉~走,一二一二,立定。”
張忠的事情安排好了,張小寶和王鵑又變成了沒事兒人,建超市的事情還有船行的事情都讓其他人去忙。
這回兩個人終於是又恢復了自由,每天給老頭寫一封信,把昨天得到的信中的不懂之處說出來,早上起來吃飯,接著就是學習,中午吃完睡一會兒,接著是鍛鍊身體,晚上吃完飯,先睡覺,半夜爬起來再學。
兩個人的生活變得規律起來,莊子那邊也不用操心,莊戶們自己養殖家禽和牲畜,只有在做烤雞和燻雞的時候,每隔一段時間回來找張小寶要調料,這個張小寶沒有交給別人,以後等著離開,會讓莊子中的幾個人,每人記一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