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一點利益催人爭
王鵑沒想到張小寶還是那麼確定,甚至又部署了一步“半個月沒動靜了,你就這麼確定?”
“半個月算什麼,為了一個目的,隱忍幾年的事情多了,縣中開始修路了,沒有瀝青,也沒有水泥,更弄不起全是青石的路面,只能用些碎沙石鋪,.”
張小寶不願意在計謀上多費心思,把話題轉向了民生,他喜歡做民生方面的事情,騙錢也是想要這麼幹,可惜老天爺沒給他太多的時間,他僅僅做了一個開頭,這一輩子就不怕了,家裡有勢力。
王鵑也不想追問張小寶為何如此地篤定“好吧,不去管別的事情,就說修路,其實沒事兒,木頭輪子的車,走走就要修修,能超載多少?何況這種路修補起來也不費事兒。
你沒看到下雨的時候們,道路哪怕再不好,兩邊居住的百姓也會出來修一下,越是路邊有人家的百姓,那路的坑窪處就越少,不用任何人去吩咐,他們自己就修了。”
“是呀,自己就修了,這種事情現在看著很正常,那以後就弄點沙石放到路兩邊,不值幾個錢,一堆也就一兩文而已,放一年,除非是雨太大了,沖走了,不然就能用來鋪路。”
張小寶剛才一心二用,一邊想著修路,一邊想著煤炭的事情,想著想著就慣性思維了。
他記得百年前的一些圖片,鄉村的路旁總是堆一些沙石,那時人們不會往家裡拿,有了雨水,路不好的時候,除了特定安排的人,有的村中的老頭,閒著沒事兒,也會拎把鐵鍬過去幫著鋪一鋪,讓人無法理解他們的動機是什麼。
既然那個時候可以做到,現在這個時代或許要做的更好。
王鵑沒想那麼多,招呼道:“走了小寶,我們兩個去看看,你順便到田中抓些蛤蟆,晚上油燜了吃。”
“蛤蟆是益蟲。”
“別騙孩子了,基本上呼聲越高的人吃的越多,快走。”王鵑可不是什麼動物保護協會的人,吃點蛤蟆而已,家裡的池塘還專門養呢。
兩個人從游泳池中爬出來,張小寶專門找了個兩股叉,一會兒用來叉蛤蟆,二人剛剛出門,來到一處田邊的小水溝旁邊,還沒等張小寶表現呢,一匹快馬這時跑了過來。
“小公子,這次陳家打頭的布行開始大量收購小麥了,說是要運到川蜀之地,賣給那邊駐軍的地方。”
來人在馬上就對著張小寶說起了話,張小寶微微一笑“知道了,不用管,就當沒這個事兒。”
“是。”馬上的人應了一聲,手帶韁繩,轉過馬又跑了。
張小寶在那裡想了一會兒,緊了緊手中的叉子“不管這些,咱們享受生活,繼續叉蛤蟆。”
“又有人要倒黴了。”王鵑為那些個過來找事兒的人而難過。
連通的河上不時就會看到有那麼一隻或者幾隻小船,載人拉貨地來往,張忠在這邊弄出來三個可以拉縴的地方也確實給幾十個人解決了生活上的難題,每天都有人為了節省時間,讓他們幫了拉一拉。
誰也沒想到的是,他們不僅僅自己拉,還借了錢買了幾頭驢,用驢來拉,這下速度快啊,拉縴的人輕鬆了,船主也高興了,張小寶在得知這個事情的時候,讓人重點關注那個出了主意的人。
張小寶和王鵑實在是太缺人手了,只有那麼幾個用著還行,可兩個人的攤子鋪的大,連個機動的人員都沒有,二牛也被派出去管著煤礦的事情。
莊子學堂的小娃子們學的努力,但他們還太小,用不上,書院也剛剛建成,教書的夫子還沒來全呢。
面對這個情形,河邊的那個拉縴的主力,還知道動腦筋,有魄力的孫長遠就被放到了關注的名單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