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畔。
今天的秦淮河畔,十分的熱鬧,雖然還沒有到放燈的時間,但這河邊已經熱鬧非凡。
行人們在交談,評點著各家手中的河燈;商販們也沒有閒著,他們挑著擔子,也沒有放過這難得的機會,在奮力的吆喝;而一些不能去到繁華的秦淮河東段的一些窮酸士子們,也在旁邊的涼亭內,附庸風雅,吟詩作對。
此時,張揚與陳小寶母子也穿梭於這些人之中,他們是在吃過晚飯後,才帶上一盞荷花燈出門,接著來到了這秦淮河畔。
來到秦淮河畔後,肖氏與熟人在談話,而張揚與陳小寶則是到處逛逛,等會快放燈時再回去。
“大哥你看,早知這河邊這般好做買賣,小子今日下午也做些包子與滷肉就好了,沒準還能賺上一筆。”陳小寶指著一處商販說道。
經過這一段時間後,現在陳小寶的手藝已經不輸肖氏了,因此,現在每天早上做包子與滷肉的主力,也換成了陳小寶。
“為兄一直都很好奇,為何大郎這般在乎銀錢。”張揚終於將這個很久以前就想問的問題,問了出來。
“大哥可受過窮?”陳小寶沒有直接回答張揚的話,而是反問道。
張揚生活在現代,而且又是城裡人,不說大富大貴,但也算是小康家庭了。
“不曾。”張揚搖頭否定道。
陳小寶追憶了一下,“小子在十四歲前,生活上雖算不上富足,但也不曾出現食不果腹的情況,可就在小子的爹去世,以及二叔離家後,小子與孃的日子就變的艱難起來。那些街坊鄰居們都因小子的娘是寡婦,便看不起她,因此,小子娘想外出找些活,也根本找不著,一年前,二叔還會捎些銀兩回來,不過,不知二叔是否是遇到了變故,這一年也斷了訊息,同時,小子與孃的日子更難過了,有一段時間,家裡實在沒什麼銀錢了,小子與娘便每日只能吃一頓,或兩日吃一頓……”陳小寶說到這裡,聲音就變的更小了。
其實,陳小寶還沒有說完,他還想多賺些錢的原因也是為了吳倩,一方面是去年肖氏去吳家受了委屈;另一方面則是他想給吳倩更好的生活。
“大郎何必行此大禮!”陳小寶說完後,就停下了腳步,朝張揚拱手躬身行了一個大禮,而張揚則趕緊去扶。
陳小寶被扶起來後,道:
“大哥當的起這禮,若非小子有幸能遇見大哥……”
“大郎不必說這些,為兄能遇見大郎與嬸子,也是為兄的幸事。好了,不說這些了,咱們還是在周圍逛逛……”張揚打斷了陳小寶繼續說下去,而是為了不讓氣氛轉向壓抑,轉移了話題,同時,張揚還搭著陳小寶的肩膀,朝更熱鬧的地方走去。
……
閒逛的時間總是過的很快,轉眼間就快到亥時,因此,張揚與陳小寶也在逛了一圈後,又回到了出發地與肖氏會合,因為放燈的時間就要快到了。
不久後……
“快看!”不知是誰突然喊了一聲。
眾人聽到這喊聲,都紛紛開始朝四周望去,經過一番找尋,眾人只見城北開始有天燈升空,先是一盞,接下來是一片,此外,城東與城西似乎也不甘人後,也有成片的天燈自城西與城東開始升空,張揚看著如此多的天燈飛向天空,感覺這些天燈似乎將江寧城的天空都遮蔽了,真有了一種“華燈連皓月”之感。
而就在天上的天燈成片的升空時,秦淮河內也開始出現了“荷花燈”,這些“荷花燈”緩緩的朝張揚他們所在的河段飄來。
這些“荷花燈”就像先頭兵,隨著它們的到來,更多的“荷花燈”也開始出現在了河面上,它們不斷的合流,不斷的壯大,慢慢的形成了一條河燈組成的修長巨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