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上。
“#*%*”
“大鍋……”
此時,正有許多不同口音的人,在江寧城內的街道上或交流,或詢價問路,而這些人也吸引住了江寧本地人的目光,當然,也包括正在大街上走著的張揚。
這外地人還真多啊!難怪大郎會說,最近城內多了許多外地人……張揚走在街上,聽著這麼多的外地口音,不由的在心裡想道。
沒有過多的去理會這些外地人,張揚一路走到城西這邊,因為張揚這段時間巡遊的地方,就是城西,所以沈溪也向張揚介紹了一下城西的情況。
江寧城西是比較貧窮的百姓集中的地方,不過,沈溪告訴張揚,想要找匠人、幫工,這城西也是最好的地方,於是,張揚透過多方打聽,最後在城西打聽到了一戶做首飾的匠人人家,聽說三年前,這戶人家還是住在城東,開著一家首飾鋪子,不過因為家裡遭了變故,最後只剩下爺孫兩人來到城西安家,透過手藝餬口。
至於張揚為什麼不去大的首飾鋪子,唉!那全都是因為貧窮的原因。
透過多方打探,張揚終於來到了這戶人家,沿著夯土建成的院牆,張揚來到院門前,並開始敲門,“咚咚……”
“誰啊!”有一道稚童的聲音從院子內傳來,接著又開啟了不多的院門,探出了半張孩童的臉,接著有些警惕道:
“你是何人,敲門可有事。”
雖然對面是名十歲左右的孩童,但張揚知道,古代的社會,這麼大的孩童就該為家裡做事了,於是張揚微笑了一下,道:
“張某聽聞,此處人家手藝了得,張某正想做一首飾物件,所以特此來拜訪。”
“客官你是來找爺爺做首飾的啊!快請進。”聽張揚說是來找他們做東西的,這孩童立馬轉變成了笑臉,並將門開啟,請張揚進去。
“好。”張揚點了一下頭,就隨這孩童進了院子內。
進到院子內,張揚就看到兩間土坯瓦房。
就在張揚看這院子內的細節時,接著有一道年長者的聲音,從主屋內傳了出來,“四郎,誰在外面。”
“爺爺,是位來找您做首飾的客官。”這孩童有些喜意的回道。
聽了這孩童話,這位孩童口中的爺爺便從主屋內走了出來,接著對張揚拱手道:
“這位客官有禮了。”
“老丈有禮了。”張揚也連忙拱手回禮道。
在張揚的眼裡,這是一名五十到六十之間的老年人,穿著一件粗布衣服,留著山羊鬍,頭髮已經有些斑白。
“此時太陽太毒,客官請移步。”這老漢指著院子內的一處涼棚說道。這涼棚是用木頭搭的架子,用茅草蓋的屋頂。
“好。”張揚也沒有客氣,走進了棚內,並在一張做工有些粗糙的桌前坐下。
等這老漢坐定後,拿起桌面的水壺,用碗給張揚倒水,接著放到張揚面前的桌面上,道:
“客官請喝水。”
“謝過老丈。”張揚客氣的謝道。
等兩人都客氣完後,這老漢道:
“某姓王,不知客官貴姓,此外,客官需要做何種首飾。”
張揚從這對爺孫的言行舉止上判斷,他們以前應該是大戶人家。
“免貴姓張,張某想做這樣一件步搖,不知老丈能否做得來。”說著,張揚就從懷裡取出了一張自己畫的圖,遞給了王老漢。
王老漢接過張揚畫的圖,看過一陣後,問道:
“敢問客官,這步搖的款式,是何人所畫。”
“正是張某所畫。”張揚微笑著點了下頭道。
“那客官可是大才啊!這款式,某甚是喜歡。”王老漢朝著張揚讚賞道。
張揚畫的這個步搖,整個簪體就像一枝梅花,而流蘇的部分,張揚採用了中華結的樣式,來與流蘇連線。
張揚也不知道這王老漢是真的覺得好,還是隻是說好話,反正張揚心裡很歡喜,拱手謝道:
“謝過老丈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