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何物?”陳小寶連忙問道。
陳小寶問完後,肖氏也問道:
“張兄弟知曉如何做包子嗎?”
“知道。”張揚點頭回道。
從肖氏的話裡,張揚能聽出來,包子也已經在這個時空出現了。
張揚原來的那個時空歷史上,包子一詞也是出現在北宋,但在北宋時只在上層社會食用,到南宋時才普及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
“這個時空裡,沒有了宋仁宗這種用包子送大臣的皇帝,估計包子傳播的速度,應該沒有我原來的時空快了。”張揚心裡想道。
見自己娘應該是知道包子的,陳小寶急著再次問道:
“包子到底是何物啊?”
肖氏見自家兒子這麼好奇,於是道:
“娘以前還沒遇見你爹時,娘原來有為發小,在一位大官家做丫鬟,她回來與你娘我說起過包子。”
聽了陳小寶母子倆的對話,張揚直接說道:
“其實普通的包子,就是用發了酵的面,然後包些菜或者肉,蒸熟了就行。”
“那不是挺容易的嗎。”陳小寶脫口而出。
“大郎不得無禮。”肖氏對陳小寶斥道。
被自己娘訓斥,陳小寶馬上把頭低了下去。
見陳小寶知錯,肖氏轉過頭來對張揚問道:
“張兄弟可是想經營包子的買賣,若是張兄弟沒本錢,要借些錢的話,雖說妾身家也不富裕,但幾百文還是能湊出來的。”
“不……不……,我是想做包子的買賣,但我不是要借錢,而是想和大嫂合作一起經營。”張揚連忙說道。
聽到張揚想要和自己一起做買賣,肖氏連忙拒絕道:
“這怎麼能行,這可是張兄弟家的手藝,妾身怎能得這便宜。”
見肖氏推脫,張揚說道:
“大嫂說的哪裡話,昨天我冒失的說,希望大嫂能收留我,大嫂沒有責怪我,還收留了我,給我飯吃,給我衣穿,雖然我與大嫂還有大郎認識的時間很短,但是在我心裡,您和大朗就是我在江寧的親人。”
聽了張揚的話,肖氏有點不知所措,不知怎麼回答。
陳小寶見自己娘為難,就說道:
“娘,兒子覺得張大哥說的對,咱們雖與張大哥只相識不過兩三日,可兒子也覺得,張大哥像親人一樣,既是一家人,就不要那麼生分。”
聽了陳小寶的勸,肖氏只好說道:
“既然張兄弟都這麼說了,那妾身也不生分了,要多少本錢和怎麼個經營法,張兄弟可有個章程。”
見肖氏終於鬆口,張揚還是很開心的。
“大嫂也知道我是個外地人,對江寧城也不熟,買賣主要是要靠大嫂和大郎。至於本錢,我們先做三到四斤麵粉的素包子(宋代一市斤等於640克),試著看能不能賣出去。而主要原料的話就是麵粉、發酵的老面、醃菜、時令蔬菜、豆腐、油、鹽和蔥。用具的話包括一塊砧板、一根擀麵杖和蒸籠就行。”張揚邊數手指邊說道。
聽了張揚說的原料和用具,肖氏明顯鬆了口氣。
而陳小寶聽到張揚還說到了自己,連忙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