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不如直接錘水泥地呢。”
“您說怎麼辦吧。”
“……”
顧安民丟下鉛筆,環首四顧,尋找靈感,瞥到空蕩蕩的校門外,“有了!”
“怎麼著?”
“建露天體育場!”
“嗯?廠長,萬一垮塌,後果比咱這小平房還嚴重。”
“我心裡有譜,小平房頂多撐五年,但我明年就拿去貸款,等資金到賬,後年全拆掉,重建三層框架結構的小樓,繼續抵押貸款,等資金再到賬,我再拆……你們說,鄉里的GDP,還不得爆掉?”
“我看您是想進去。”
“瞎扯什麼,到時候有的是操作。”
顧安民言歸正傳,“體育場看臺,咱用澆築結構,實打實,有安全保障。但體育場操場,咱用泡爛的磚坯,夯實後行成水穩層。體育場跑道,則是鋪設反鹼紅磚,同樣構成水穩層。之後,在體育場外圍,建一圈豆腐渣小平房,差不多能得到四五百間,留著出租。”
“誰會來咱這租賃房子?”
“我要的是有人租賃嗎?我要的是噱頭!這可是商品房,說不定貸款額度比教學用的小平房都高……哎,你倆去哪?”
“廠長,我不幹了,回家抱孫子。”
“廠長,我也不幹了。”
“不是……你倆回來,咱們重新合計合計。”
“廠長,我都一把年齡了,不想進去蹲到老死。”
“那咱換個方式,不蓋操場,建奇觀!”
“啥叫奇觀?”
“哦,就是地標,很大很有造型的那種。”
“反鹼紅磚不能用於大型建築啊,況且還是構築物,萬一風一吹,垮塌了怎麼辦?”
“拿去碰瓷啊,就說縣首富把咱投資的專案給炸了。”
“……”
“別這麼看著我,我也感覺不靠譜。”
“……”
“咱還是聊聊體育場和商品房吧。”
“……”
許久,未果。
顧安民翻腕看看時間,“就這麼定了,今天立項,明天開搞,讓第五期學徒建體育場,聯絡砌築技術。”
倆老會計:“……”
“第三期學徒結業典禮即將開始,我先去忙。”
說完,顧安民來到校門口。
三百名十里營本地,連同臨近鄉鎮的學徒,已經排好佇列。
但裡面只有一百名學徒選擇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