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內幾把椅子,一張木製方桌。
桌面上整齊排列著建軍磚廠自開辦以來的所有材料,包括鄉里經營時期的虧損。
當然,鄉里虧損,跟老顧沒關係,只是作為資產評估參考。
而與磚廠有關的證件,則是鋪在牆邊,由另外幾名法院幹事進行統計、驗證。
顧安民早就摸過老顧的家底,知曉自家老爹膽小怕事,所有手續齊全,絕不會出現問題。
至於無法償還銀行貸款的問題出在哪?
猶如水泥廠孫興說的那句話:你家正規,你家破產。
老顧這幾年壓根就沒賺多少錢,
但他捐了一座學校,30萬;
買了一輛進口轎車,45萬;
購置一臺30噸挖機,25萬……
加上百達麗菲、大哥大電話、不捨得穿的西裝、當寶貝的皮鞋……
這些錢哪來的?
肯定貸款。
如果磚窯存續,利潤不斷,自然沒什麼問題。
但洪水來襲,磚窯嚴重損毀,磚廠無法經營,更沒有收益入賬……
就造成如今局面。
如此,解決問題的關鍵,就成了讓銀行和法院相信你有還款能力。
由於不熟,顧安民沒敢連開口。
一個小時後。
法院帶隊領導放下鋼筆,摘下老花鏡,“顧安民?”
“是的,領導。”
“你父親顧建軍,去哪了?”
“為了修好磚窯,四處奔波,應該在南方。”
“你能為建軍磚廠背書?”
“可以的,我是顧建軍唯一繼承人。”
“據我所知,你有四個哥哥。”
“他們在邊疆,從不過問家裡事,與他們無關。”
法院老領導點點頭,拿起鋼筆書寫一番,“目前,建軍磚廠需要償還農行30萬,建行45萬,信用社25萬,另有其它民間貸若干。根據我院調查,建軍磚窯失去復產能力,你可有異意?”
“有!”顧安民重重點頭。
“你說。”
“建軍磚廠有一千七百萬返鹼紅磚,看似賣不出去,我卻可以用它培養瓦工……領導,您身居高位,或許不知道……”
“我知道瓦工,知青下鄉期間,也做過。”
“哦,那就簡單了,我可以用這些返鹼紅磚,加上粘土,或者廉價水泥,將十里營沒文化的小工,培養成瓦工,也就是砌牆師傅,收入翻倍,改善十里營就業環境,增加農民工收入。”
“不錯!”
法院老領導眼神一亮,讚歎道,“有心了。”
“當然,培訓瓦工,屬於半公益事業,我只收取三百塊培訓費,無法增加磚窯收益,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