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誦唸結束後,聞道鍾帶來的道韻也徹底耗盡。
除了寧川,大羅宗這次一共有三十五名弟子有所領悟,其中有九人當場破境!
這個結果讓太禹很滿意。
另一邊,李飛徹底回過神來。
他也明白了雲恕為何要讓自己準時來參加這場大典了。
此時他的心神力量經過剛才那番洗禮,已經徹底突破了道基期的極限,半隻腳踏進了‘通神之境’。
可惜還有半隻腳被卡在了門外。
有了這樣的經歷,李飛才明白原來‘法武雙修’的阻礙不僅僅在於兩種型別的植入體會發生衝突。
不過他並沒有過分憂慮。
哪怕這是一條從未有人走通的道路,有萬血珠在身的他也有信心去完成一個奇蹟。
更何況如今這條道路上已經有人登頂。
那他還有什麼理由懼怕和退縮?
李飛重新將注意力放在了廣場上。
他相信雲恕特意在大羅宗停留這麼久,肯定不是為了幫他破境。
這場祭天大典應該還有更深的謀劃。
祭壇下方,太禹神情肅穆,邁步朝祭壇上走去。
按照祭天大典的流程,首先是所有人誦唸《太上感應篇》,接下來則是大羅宗掌教代表道家三宗登上祭壇,主持大典,激發法陣,完成這場儀式。
然而讓在場許多大羅宗弟子都感到驚訝的是,雲恕竟然跟著太禹一起登上了祭壇!
這是隻有掌教才能登上的祭壇!
全場一陣騷動,但很快就在太禹嚴肅的目光下重新安靜下來。
清虛真君引發的這場叛亂導致大羅宗已經死了很多人,剩下的大羅宗弟子在這段時間裡其實一直都彷徨不安。
他們透過各種渠道已經得知了明省的慘狀——死了九十多萬人!
造成這麼嚴重的後果,朝廷會怎麼處置大羅宗?
只是誅殺那些跟隨清虛真君一起叛亂的人,恐怕不夠吧?
現在看到雲恕在祭天大典這樣重要的場合跟著太禹一起登上祭壇,在場眾人有一種‘終於來了’的感覺。
“從今日起,雲恕真君每年都會和我一起主持祭天大典!”
太禹開口道。
“.”
所有大羅宗弟子都是沉默的。
有人咬牙,有人低頭、有人如釋重負。
只有大羅宗掌教才能代表道家三宗主持祭天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