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打了招呼,老師就離開座位去了其他地方。
幾人邊吃飯,邊與兩位學長閒聊。
大家輪番自我介紹,很快到了池魚這裡。
“我叫池魚,今年的新生,這是我乾妹妹,楚依依,陪我一起過來看看。”
楚依依乖巧地向兩位學長點頭示意:
“你們好……”
吳俊傑學長對楚依依的第一印象很好,忍不住誇了幾句。
楚依依耳朵微紅,羞怯地說了聲“謝謝”。
聽到“池魚”這個名字,周子鳴學長的表情有些詫異:
“是小魚兒那個魚嗎?”
池魚點點頭,不清楚周子鳴為什麼會這麼驚訝。
他身邊的吳俊傑看了池魚一眼。
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
第一位上臺的是清華博士生導師王燕。
投影儀在她身後的幕布上展示個人資訊和成就:
王燕,1996年考入我校生物系,2000年畢業並獲“優良畢業生”稱號,2004年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獲博士學位。2007年受聘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至今以通訊作者在《自然》《科學》《細胞》發表學術論文9篇。先後獲得HHMI首屆國際青年科學家獎、“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等科學獎項。
王燕老師的聲音悅耳動聽:
“今天我無比榮幸作為校友代表站在臺上發言,首先請允許我向大家表示最衷心的祝賀!
我非常感謝校友總會的邀請,但是當我接受這份邀請時,只想到這是作為清華校友最崇高的榮譽之一,卻委實沒有意識到它是—項多麼艱鉅的任務。
在座的同學們來自不同的地方,畢業於不同的高中,即將走入清華這所偉大的校園。
作為一個過去近二十年從未走出過象牙塔的我,思維方式相對簡單、人生見識相對單薄,我能和你們說什麼呢?
苦思冥想,過去兩週委實比寫學術論文還要痛苦得多,於是我最後決定把我走出又迴歸清華園這十幾年的心路歷程與大家分享……”
大家邊用餐,邊聽王燕老師演講。
桌上的飲料主要是唯怡花生奶和橙汁。
楚依依時不時幫大家添滿。
搞的幾名男生都不好意思了,連忙說:
“小姐姐不用管我,已經夠了。”
男生們婉拒後,楚依依便專注地給池魚倒花生奶,或者主動遞紙巾給池魚。
池魚每喝掉一部分,她便給他斟滿,樂此不疲。
楚依依夠不到的菜,池魚也會用公筷幫她夾一點,放在她面前的空盤子裡。
這些只是簡單的貼心舉動。
可旁人眼裡,這兩人分明就是在秀恩愛。
王燕老師繼續演說著:
“……在清華里,穿的不修邊幅給你上課的可能是資深院士,你在咖啡廳裡小憩時,坐在對面的也可能是某位機關要員。
清華自有其活力,卻又有一份這個大學特有的我行我素和桀驁不馴,在這種環境下,你會很安心地做自己,很專注地做自己的事情,浮躁很容易被擋在物理上並不存在的學校圍牆之外。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的未來有無數種可能,但是每個人的人生只有一次。
在現在這個資訊爆炸、計劃跟不上變化的年代,希望每一位同學用伱的初心去探索你的人生意義,努力認識你自己,做你自己,堅守內心的選擇,堅定地為實現你的人生意義而勇敢、專注地行動。
我衷心祝願每一位同學能在清華園裡收穫自己的精彩人生,書寫你認為最重要的歷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