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很熟悉,我與他整整打了兩年的交道!”
他們倆的交流,把李曉凡給整糊塗了,好奇地問道:
“兩位,EDBI公司又是怎麼一回事?”
鄭英傑給李曉凡介紹道:
“李董,EDB&nents 簡稱 EDBI,中文叫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投資私人有限公司,也有叫新加坡經濟發展投注公司的,它是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旗下的獨立投資機構。這個公司設立的目的是透過投資來促進和催化新加坡新工業群組的競爭性增長、加強現有的經濟事項……”
鄭英傑文縐縐的解釋還沒說完,被張博士笑著給打斷了:
“我來解釋一下吧,簡單來說這個EDBI公司就是新加坡在引進重大的戰略性專案時候,代表新加坡政府或者經濟發展局EDB負責參與投資的一個平臺!”
鄭英傑聽完後,豎起了大拇指:
“張博士,慚愧,您的這番華語解釋比我好多了,自愧弗如!”
隨後,他又好奇道:
“張博士,您怎麼對這個EDBI公司如此瞭解啊,您又是怎麼認識邱總的?”
“哈哈,鄭總,您可能不知道,我曾經在新加坡待了整整兩年,我負責過TECH儲存器專案的晶圓廠建設工作,您說得這個EDBI公司是這個TECH專案的股東之一!”
當年落戶新加坡的TECH專案,是由四家公司成立的一家合資專案。其中TECH的T就是TI德儀公司,E就是新加坡經發局下面的EDBI公司,C就是Cannon佳能,H就是HP惠普公司。
經過張博士與鄭英傑的一番解釋,李曉凡終於明白了EDBI公司是怎麼一回事情,這家公司扮演的是類似他重生前大陸內地的政府產業引導基金角色。
李曉凡又思考了一下, EDBI公司的參與有利有弊,如果能募集到足夠的資金,還是保留一個純市場化的投資主體來得更加靈活。
俗話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政府的錢也不是那麼好拿的……
從市場化運作而言,還是讓淡馬錫控股或GIC公司參與更合適。
況且,在李曉凡的想法裡面,與張博士合作的這個晶片專案將來上市的理想地與前世一樣,最合適的地方是港交所。
萬一有什麼風浪,港島是個合適的避風港。而且港島是一個自由貿易港,資金進出自由。
這樣而言,最佳的合作伙伴應該是GIC公司了。
等鄭英俊離開後,李曉凡與張博士倆人再次商定了一些專案前期的準備工作分工……
而邊上的倪院士無形之中變成了這個專案的鑑證人。
雖然,李曉凡與張博士合作謀劃的第一個晶片專案沒能夠放在大陸內地,但是倪院士還是非常激動,今晚的這個會面意義非凡,成果豐碩。
……
第二天上午,李曉凡陪同倪院士一行飛到舊金山,開始了對豪威科技與英偉達等專案的考察之旅。
。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