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這麼大,需要攻佔的位置這麼多,而且地形這麼險峻,很顯然這是不可取的辦法。
“如果真的這麼簡單的話,那現在打仗就太容易了,我們完全不用使用任何的計策,直接就能攻佔所有的城池。”
“你還是把所有的事情想的太過於簡單了,只是片面的認知,完全撐不起整個大局,你現在需要考慮的是所有的鄰國,不是一個鄰國。”
李恪在聽見李白的話之後,停頓了一下,一字一句的言說著,在說話的時間,神情也有些坦然的意思。
李白的辦法固然沒有錯,只是欠缺一些火候,如果都是傻子,那還打什麼仗,直接投降就行了。
或者直接等著李恪一個一個的去拜訪就行了,完全不用繼續守著自己的國家了。
“對呀,我也覺得這個辦法有些欠缺思索的火候,我們還是應該從長計議,一些事情我們不能只是看表面,也要看著內在的問題。”
“我還是比較支援首先攻打西域國,先把這個出頭草給拔掉,之後的那些國家,就算是在叫囂,恐怕也是無濟於事。”
韓凌順著李恪的話,繼續朝著下面言說著。
現在所有的局勢已經很明瞭,西域國現在手中握著五十萬的精兵,而那些鄰國,經過之前的戰鬥,手中的精兵已經所剩無幾。
這些鄰國就算是之後一同進攻大唐,那林大夫手中的五萬精兵,應該也是可以阻擋的。
所以現在整個隊伍之中,也產生了一些分歧,一共分出了三種解決方案。
首先就是李世民口中一直在說現在班師回朝,這個事情現在李恪還沒有研究明白,第二種就是李白口中的先打那些比較弱的國家。
這個事情有待考證,畢竟是李白口中的說辭,肯定不會是空穴來風,也肯定是有一定的分量。
第三種就是現在李恪內心的想法,那就是首先攻打最強的國家,就是現在擁有五十萬精兵的西域國。
雖然所有的事情現在都是李恪說的算,但是有些情況,李恪覺得還是獲得大眾的認知,才是最好的決策。
如果只是一個人思索一些問題,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小的披露,一些小小的披露,之後就會慢慢的演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現在是整個大唐最關鍵的一戰,這一戰要是真的成功,那之後肯定就是飛黃騰達,就連周圍的鄰國也能俯首稱臣。
李恪也算是間接性的立了一個大功,就是因為這樣,李恪才要小心,才要更加穩妥的思索一些問題。
不然的話,所有的事情一旦要是發生,臨時再去解決這些問題,那時候全部都是戰場,哪裡有時間給李恪思索的機會。
“在我還沒有做出決定之前,你們現在完全有機會說出你們內心的想法,為什麼要攻打西域國,還有為什麼要攻打高句麗國。”
“你們現在只要是能給出一個完美的答案,那我就按照你們說的去做,如果只是私人恩怨的話,我勸你們現在還是不要執著了。”
李恪停頓了一下,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解釋了一番,在說話的時間,刻意的加上了私人恩怨這個詞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