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面,不單單是配料有幾隻大蝦,最主要的是湯底為蝦湯。
湯底用了帶蝦頭蝦殼的鮮蝦與蝦乾,加入魚乾熬製出來的。
加上配料:鮮蝦、蟹柳、雞蛋、蕹菜、豆芽與蔥花,是簡單而美味的食物。
而且並不貴,一碗比牛肉麵還便宜。
……
葉清和錢君寶這次只帶了霍子孟出去。
“去哪兒?”霍子孟看了看天,太陽很明亮,過一會就要熱了吧。
“馬尾港。”
一刻鐘之後,葉清夫妻乘上馬車,霍子孟騎上馬跟在後面。
走了快半個時辰了,還沒到,葉清好奇地掀開車窗布簾往外瞧,發現這建州城區還是挺大的,這會兒還沒出城呢。
似乎比她瞭解的還要大一些。
“這建州城有多少人啊?”葉清問道。
錢君寶低頭琢磨了下道:“戶一十萬九百,口五十一萬。”
“居然有五十萬人!”葉清驚訝極了,在這個時代一個城市有五十萬人,當真是個巨城了。
“嗯,建州城要大於越州西湖城,人口多於越州。
二十一年前有個叫陳振龍的人從南越國將紅薯苗帶到建州,後來陛下將這紅薯種植推廣開來。
解決了很多百姓的溫飽問題,所以建州的人口也翻了一番。”
葉清沉凝一會說道:“這麼多人口的話,若是在這裡開商行,那效果比在崇安要好上太多。
可惜離著我們崇陽也是有點遠的。要是搬來這裡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有了大船就方便了,若是你真的喜歡這兒,三五年之後咱們再來看看?”
錢君寶看著葉清說道,他並不想讓葉清一門心思去賺那麼多銀子。
目前他們的財產其實夠他們無憂無慮的生活一輩子了,何況第五墨澈和莫策那兩傢伙的身份地位擺在那兒,當今聖上又是個千古明君。
這些年國家的戰事也不是太多,百姓還是能安穩生活下去的,短時間內他們都不會缺銀子過日子。
但他不會現在就反對葉清想做什麼,給她個三五年的時間折騰她的賺錢大計,以後有了娃娃就會安心在家了。
馬車咕嚕嚕的行走著,有些顛簸。
人都知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其實閩道更比蜀道難。
建州的陸路交通非常不便,多山的閩地人煙稀少,其開發相當緩慢。
直到百年前伴隨北方移民大舉南下,遂有所謂“八姓入閩”之說。
即本屬中原大族的林姓、黃姓、陳姓、鄭姓、詹姓、邱姓、何姓、胡姓避禍遷居建州。
至今建州百姓中陳、林二姓占人口近三成,如加上鄭、黃則更為可觀。
所以建州有“陳林大半,黃鄭滿街”的說法。
而建州的方言是真的難聽懂,外地人過來基本就是聽得糊里糊塗的。
但建州的方言卻遠播海外,周邊的幾個小國都是說建州話,於是讓建州對外貿易變得方便了許多,這裡的海港貿易商行也有上百家。
而前朝的閩王更是積極發展農業生產,令士兵墾田,召遊民種地,圍墾海灘,興修水利,因此常“倉滿歲豐”。
特別是用於對外貿易的陶瓷、冶煉業和絲織業等,得到較大發展。
而大宇開國的皇后很重視教育,不但讓女子入學,而且每年秋天都舉行考試,謂之“秋堂”。
就在那時大宇南邊各地的女學子數量增加了八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