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一下您老人家的大作!”
《鵲橋仙》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
就連《迢迢牽牛星》,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
還有歐陽修、柳永、蘇軾等人做的詩詞,雖然在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悽楚。
相形之下,秦觀的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
特別是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迴腸,感人肺腑。
也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
這兩句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
這首詞,一出,想再也找不出比這絕美的七夕詞了吧?
今晚的魁首必定是他的了。
其實白離初對這魁首的虛名不是太在意,只是他也必須得到今晚的魁首。
不然他的任務可就要失敗了,失敗的代價不是他想承受的。
白家的人,儘管是經綸滿腹,能詩會文,卻沒有出過一個進士老爺。
沒有人知道,白家為什麼會這麼倒黴。
十年寒窗苦讀,一舉科場成名,是每一個莘莘學子,苦讀所寄的希望。
可白家就像沒希望一樣。
止步在官場。
葉清吃完一塊玫瑰糕,擦了擦手,起身朝準備好的書案那兒走去,迎面正好碰見白離初拿著他寫的詩詞走了過來。
入眼她正好看見一句熟悉的句子:“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她愣在當場,這詩詞如果她沒記錯,應該是秦觀寫的吧?
這白離初怎麼會寫出這首詩的?
巧合?
還是別的……
不過,他既然寫了這首,自己就不能用這首了呀!
不然可有樂子看了。
只是,葉清對白離初的真實身份又好奇起來,難不成他其實也和自己的情況有些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