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本子。
一支筆。
徐朝涵快速的打譜。
幾臺攝像機的鏡頭恨不得懟到徐朝涵的臉上拍攝,但是徐朝涵嘴角兒卻依舊帶著淡淡的微笑。
彷彿胸有成竹。
李暖暖的隨行攝像師則認真記錄著徐朝涵打譜的樣子,看著一個個音符在徐朝涵的筆尖出現。
楊天華微微揚了揚眉毛。
很意外。
徐朝涵竟然是先譜曲。
一般內地的音樂人因為環境還有所接受到的教育,大多都是先作詞,然後在歌詞的基礎上進行編曲。
而港臺地區的音樂人,則是恰恰相反,他們更習慣於先編寫曲子,然後在成曲的基礎上進行歌詞的創作。
不過。
想到徐朝涵的老師是陳瀾,好像徐朝涵的這個行為,倒也可以解釋的的通。
但是。
即便是如此。
徐朝涵打譜的速度也實在是太快了。
徐朝涵捏著筆輕輕一拉,一條筆直的長線就躍然紙上。
拉五線譜。
這好像是一個音樂人最基礎的技巧,楊天華也是科班畢業的音樂系學生,但是像徐朝涵如此輕鬆簡單的拉五線譜,他自問做不到。
於是乎,之前面對徐朝涵內心當中那點小小的嫉妒和成見,在徐朝涵露處這一手之後,驀然的消失了很多。
有些人,你不得不承認,他有著你無法企及的能力。
但是。
看著一個個音符,在徐朝涵的筆尖出現,速度快的完全不可思議,甚至於沒有一丁點兒的停頓。
這個感受就實在是太讓人驚訝了。
什麼時候,創作一首作品這麼簡單了?
好像徐朝涵早已經在內心當中打好了腹稿,而此刻,不過是謄抄在紙上而已。
周遭的人畢竟不是樂壇相關的人員,只是看著徐朝涵下筆不停有些驚訝,遠沒有楊天華此刻心中的震撼。
約莫五分鐘。
編曲完成。
楊天華認真揣摩著這個曲子,眉毛輕輕揚了揚。
俗話說,見微知著,有些東西,只要是懂行的人看一眼,大概其就能判斷出其水平。
在楊天華的眼裡,徐朝涵此刻創作的這首曲子就是這個樣子。
先不說這個曲子的好壞,最起碼徐朝涵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創作出這樣一首完整性的曲子上來說。
他確實有真材實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