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亢……’
‘我叫盧先華……’
而伴隨著這些人的自我介紹,一段極其悅耳的BGM悄悄的響起,陪伴著那些眼神或是明亮,或是沉穩的戰士們的笑容,好似誰都沒有注意。
‘我叫楊華。’
‘上京人。’
‘保衛祖國星海礁27年。’
BGM的聲音漸強。
伴隨著一名名戰士的身影,在這段極其入耳的彷彿與心臟與之跳動的BGM序曲之下,影片風格漸漸變得嚴肅。
鏡頭慢慢過渡到白浪、藍天。
還有那一面獨孤但卻鮮紅的旗幟上。
徐朝涵選用的BGM可以說是他壓箱底兒的曲子。
一首可以稱得上是史詩級的音樂序曲。
《Star Sky》
在另一個世界,或許這個曲子的名字很少有人清楚。
但是,當他的旋律響起的時候,任何人都恍悟。
原來。
是它。
漸強的BGM隨著鏡頭,漸漸移到那群戰士的身上。
原本天真微笑的戰士們,卻在海灘之上,紅旗之下嚴肅立正。
每個人的眼睛,都充斥著一種一往無前的堅定。
《Star Sky》的至高點。
風格突變。
轟——
那是一種擊碎靈魂的震撼音樂,如同在閱讀一本史詩一樣,充滿了壯闊和激昂的旋律。
和眼前這些堅定的身影所散發的人性光輝。
何其的相似?!
影片畫面在激昂的BGM中,畫面迅速但卻有序的推進。
在沙灘上畫上的笑臉,用貝殼磨成的項鍊,一個人挑水種菜,星夜下孤獨的執勤。每一幕都充斥著溢位螢幕般的孤獨與寂寞。
到最後。
定格在楊華的臉上。
“我叫楊華。”
“這二十七年——”
鏡頭猛然拉起。
碧海,銀沙。
守島戰士楊華用一種聲嘶力竭的聲音大喊。
“我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