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遞過蝦肉,周維清也自然的張開嘴接過來。
“你到底是站哪邊兒的?”
徐朝涵向著周維清打趣道,自己也剝了一隻小龍蝦,然後拿起一聽啤酒開啟,咕咚喝了一大口。
“這不是站在哪邊兒的問題,是你這個要求,對方百分之百不會答應的。”
周維清搖了搖頭,然後認真說道。
“不答應就不答應唄,不答應是他們的損失。”
徐朝涵隨意的說道。
說實話,他有說這句話的底氣。
要知道,他給出的是一首什麼歌曲。
那可是《水調歌頭》啊。
作為蘇仙最廣為流傳的一首中秋詞,《水調歌頭》全篇瑰麗豪放無人可出其右,能流傳千古自有其獨特魅力,《水調歌頭》一出,餘詞俱廢的評價,何等的霸氣?!
但凡有個經濟頭腦的人,碰到這首歌曲,說不準都會免費幫忙發行。
勿需其它,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就足以讓整個公司的知名度和企業文化,上升一大截。
所以,徐朝涵所提的46分成,還真不是在涮蕭姝婧玩兒。
這可是蘇仙的代表作,這首歌曲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完全都是其作詞。
這也是徐朝涵之前很猶豫是否要拿出這首歌曲的原因。
因為以他的年齡,創作出風格獨特的《夜曲》或者是瀟灑豪邁的《愛江山更愛美人》甚至於是壯闊震撼的堪稱史詩一般的《出埃及記》還能被人接受。
但是一首《水調歌頭》足以把徐朝涵推上風口浪尖。
這首詞之華美、意境之深遠感情之濃烈,實在是很難讓世人相信,出自於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之手。
但是,最終,徐朝涵還是決定把這首詞拿出來。
不為其他。
這樣一篇前無古人,估計也後無來者的中秋詞,若是消失在茫茫時空之中,實在是一種莫大的浪費。
誠然。
其中還夾雜著幾分惡作劇的味道。
‘用‘老鄉’的大作,嚇死你們這幫土著——’
嗯。
在徐朝涵看來,同為另一個世界的蘇仙,跟他是個老鄉。
命運共同體,同住地球村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