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玉楸枰之冷子 > 第五十八章:意外(3)

第五十八章:意外(3)

寧王朱權乃是太祖皇帝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封於大寧,封號寧王,是為邊塞九王之一,洪武二十六年就藩,手下有蒙古朵顏三衛,加之自己人馬,大約五萬餘眾,可謂兵強馬壯。洪武三十一年,太祖去世後,皇孫朱允炆即位,是為建文帝。有鑑於漢代七國之亂,建文帝即位不久即開始對他的叔叔們進行削藩行動。削藩在今天看來是對的,大明天下不能諸侯林立,分崩離析。但建文皇帝有些著急,皇位未穩,便開始強行削藩,只會越來越亂。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發動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朱棣曾與諸將商議道:“以往我巡察塞上時,見大寧諸軍十分剽悍。如果我能獲得大寧,截斷遼東,採用邊騎助戰,便大事可成啊。”對於燕王朱棣來說,非常想要得到寧王朱權的幫助。最終,為了能夠讓寧王朱權甘心支援自己,朱棣更是承諾事成之後,自己將與寧王平分天下。那麼,問題來了,朱棣起兵後,約定和寧王平分天下,那麼寧王最終結局如何?

在燕王朱棣起兵之後,建文帝朱允炆也擔心寧王會響應朱棣。於是,建文帝派人召朱權回京,但是,朱權還沒有出發的時候,建文帝就下令取消寧王的三護衛。這顯然是缺乏權謀,還想著打壓寧王朱權,無疑會導致他更加倒向燕王朱棣。

建文元年七月二十二日,都督劉真、陳亨;都指揮卜萬引大寧兵,出松亭關、駐沙河,將攻遵化。

同年九月,江陰侯吳高進攻永平,燕王朱棣前往營救。吳高退兵,朱棣於是從劉家口抄小路直趨大寧,詐稱是因為窮蹙前來求救。

面對朱棣這位四哥,寧王朱權自然沒有什麼防備,畢竟,他對於侄子朱允炆的削藩行為,也是比較牴觸的。

朱權邀請朱棣一人騎馬入城,朱棣握住朱權的手大哭,訴說自己是不得已才起兵的,求他代為起草奏章謝罪。朱棣居住數日,朱權都誠懇相待,全無防備之心。但是,在這個時候,朱棣已經悄悄讓自己的部下來到大寧了。並且,朱棣還暗中勾結和收買寧王的部下。等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朱棣這才告辭離去,朱權到郊外為其餞行,伏兵趁機而起,將朱權擁往前行。三衛弓廣騎及諸守軍,一呼雲集。守將朱鑑抵擋不住,力戰而死。王府妃妾世子均隨入松亭關,回到北平,大寧成了一座空城。朱權被朱棣挾持之後,只能硬著頭皮和朱棣走下去了。朱權經常為朱棣草擬檄文。為了安撫這位兄弟,朱棣對朱權許諾,事成之後,平分天下。建文三年底,朱棣得知南京空虛可圖,決定改變一步一步向前推進的策略,而是直搗黃龍。建文四年正月,朱棣率師南下。同年四月,連破何福、平安大軍。五月克泗州、盱眙,兵指揚州。得知朱棣即將進攻南京的訊息後,建文帝派遣慶成郡主至燕師,希望可以割地求和,但是,燕王朱棣顯然不會同意。

建文四年六月,江防都督陳瑄以舟師降燕,燕師渡江,下鎮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與李景隆開金川門降,南京城陷,宮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終。建文四年六月己巳,朱棣在南京奉天殿即皇帝位,是為太宗皇帝。太宗皇帝即位之後,自然不會兌現當初他對寧王的承諾。與此相對應的是,寧王朱權也不敢要求太宗皇帝兌現,畢竟,他對於這位四哥的性格,已經十分清楚了。

在太宗皇帝登基稱帝后,寧王朱權主動請求改封南方,這樣邊塞交給你四哥,我到你眼皮底下待著,可以吧。太宗皇帝多少明白弟弟的心思,便笑著問去哪裡?寧王選擇了蘇州,那裡是江南,也是富庶之地,太宗皇帝回答道:“蘇州屬於畿內。”言下之意,你不能去,那是我的。寧王又要求了錢塘,也就是杭州,太宗皇帝則說:“先父將它賜給五弟,終無結果。建文帝無道,在錢塘封其弟為王,也未能享受。所以,還是給五弟吧!”寧王放棄了自我選擇,四哥,你讓我去哪,就去哪吧!最終,經過一番折騰之後,太宗皇帝決定將寧王朱權改封到南昌。

如果繼續讓寧王朱權鎮守邊境,自然不會讓太宗皇帝放心。所以,將其改封到明朝腹地,也可以名正言順地奪走寧王的朱權,避免大明再一次發生藩王造反的事件。

永樂元年二月十二日,太宗皇帝以大寧兵戈之後,民物凋耗,改寧王府於南昌。太宗皇帝親自寫詩送行,命朱權以布政司為宮邸,建築規模毫無變更。

值得注意的是,太宗皇帝因為建文帝削藩而起兵造反。但是,等到他登基之後,不僅沒有反對削藩,而是堅持了這一策略。

除了改封寧王的封地之後,太宗皇帝在位時,谷王朱橞由宣府重鎮遷到長沙,遼王朱植由廣寧重鎮遷到內地荊州,韓王朱松封地由開原遷到平涼。

與此同時,代王、岷王、遼王及朱棣同母弟周王的護衛均被削奪,使其手中掌握的兵權不足以和朝廷相抗衡。

寧王朱權來來到南昌之後,便有人告發寧王朱權,說他誹謗別人。對此,太宗皇帝派遣錦衣衛來調查,結果是無稽之談。但也敲了寧王一個警鐘,太宗皇帝隨時隨地都可以抓你。

從此以後,朱權終日韜光養晦,並建造書齋一間,彈琴讀書於其間,因此,太宗皇帝在位期間,朱權未遭禍患。

朱權不僅沒能和太宗皇帝平分天下,反而遭到了壓制,可謂如履薄冰。仁宗朱高熾在位時,朱權乃上書說南昌並非他的封國,希望改封別處。仁宗回信說道:“南昌,叔父從先皇那裡受封已達二十餘年了,不是封國,那又是什麼呢?”到了宣德三年,朱權請求宣宗增加自己的封地。對此,宣宗朱瞻基十分生氣,對朱權頗有指責之意。於是,朱權便上書謝罪,不敢再對朝廷有什麼請求了。於是,開始專心修道,不問世事。

此外,朱權曾奉命編輯《通鑑博論》二卷,又寫成《家訓》六篇,《寧國儀範》七十四章,《漢唐秘史》二卷,《史斷》一卷,《文譜》八卷,《詩譜》一卷,等記載、編纂數十種。正統十三年,英宗朱祁鎮在位時,朱權去世。對於寧王朱權來說,活了七十多歲,這在太祖皇帝眾多子女中,無疑是比較長壽的了。

對於寧王朱權來說,雖然後半生沒有再有什麼怨言,但是,對於朱棣及其後人,寧王朱權還是心懷不滿的,畢竟,朱棣能夠戰勝朱允炆,寧王的部下將士也起到了作用。然而事成之後,寧王朱權不僅沒有獲得什麼好處,反而被嚴加防範,這是大部分人都難以接受的。這種憤懣的心情可想而知,漸漸在寧王一脈傳承下來,而這,或許也能解釋他的後人——寧王朱宸濠為何起兵造反了。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起兵十萬造反,結果以失敗而告終,寧王朱權留下的封國也因此被廢除。

這也是後話,當我在弘治十八年冬,第一次接觸寧王府的人時,我只把他們當做普通的藩王。

最新小說: 滅藩王,誅皇子,穿越紈絝殺瘋了 撿只英靈做妹妹 漢月丹心 他演我夫君上癮了 反派妖尊還是一個毛絨絨 大院美人替繼妹出嫁後 夫人她迷途知返後 嬌軟美人重生被寵上後位 星光難掩 王妃她剛重生就嫁人了 直播後宮躺贏日常 福爾摩斯小姐 穿書後成了大佬的白月光 穿成影帝養的貓貓後 犬桔文:永恆的伴侶 末世重生之超凡時代 計滅六國!你管這叫無用書生? 黑色皮箱 某美漫的一方通行 綠島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