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歸根結底還是劉戴不夠警惕,覺得她一個小姑娘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心中又實在貪婪,不願放棄這大好的機會,連帶著手底下的人都沒了警惕心,才叫昭月有了鑽空子的機會。
若是不傷人性命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這幫人自己因病告假。
風寒發熱都要不了人命,而且傳染力極強。
眾人一起共事難免會被傳染,誰也挑不出毛病來,劉戴便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
浮屏兩姐弟著手去辦此事,昭月卻為另一件事發愁得厲害。
小麥一年分兩茬,如今倒是還能趕上冬小麥的播種時間。
只是這嶺州城絕大部分地都握在了官府手裡,百姓從來都只能做工換些糧食。
絕大部分都藉著“充糧倉”的名義流入市場,百姓買不起,便再流入別城,掙來的銀子又被管事者中飽私囊。
怎麼看都是一個惡性迴圈。
這些田地偏偏又是正經買來的,當初百姓饑寒交迫,官府趁此機會壓價收來了大批田地。
昭月縱使有心也不可能把這些田地平白無故送出去。
思及至此,她揉了揉有些發痛的眉心,給長公主和寶玥分別寄了一封信回去。
再愁也沒辦法,還不如做好眼前事。
那劉戴眼見自己這邊的人一個一個被替換下去才發覺出不對來。
只是事已至此,他就算有心也無力了。
畢竟那一個個的全都是因為生病自己告假,昭月從頭到尾沒插一句話,他能說什麼?
嶺州城流民雖不多但也絕對稱不上少。
大燕曾鬧過□□,彼時賣兒賣女賣房賣地的都大有人在。
父母為孩子能多吃一口生生將自己餓死,亦或是有逃往別處將幼子棄於此地的。
待饑荒過去,這些人便也什麼都沒有了。
朝堂遲遲沒有派人管他們,那便一個個的都淪落成流民。
昭月手裡能用的銀子有限,給這些人修建房子也不過是叫他們能有個落腳的地方,大冬天的不至於白白凍死街頭。
一人一間屋就有些難為人了,昭月索性就仿著從前在胤王府住的那大通鋪的下人房修建。
能節省些銀子,冬天裡擠著些也能暖和,剩下一點兒餘錢還能多添置幾床被子順便修一修其他人的屋子。
待這一堆事忙完差不多都到了八月末了。
昭月好不容易喘口氣才想起來去驛站看看有沒有寶玥和長公主二人的回信。
長公主那邊倒是沒什麼實質性的意見,只跟她說想送就送,若是出了事她也能處理。
看得昭月頗有些啼笑皆非。
寶玥那邊洋洋灑灑寫了好幾頁紙不說,還寄了一大堆東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