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
元佑六年。
杏子林。
丐幫聚會之地,一臉苦澀的白世鏡,舉著一封紙質發黃,看起來頗有些年頭的信函。
語氣帶著幾分歉意和糾結的說道。
“喬幫主,白某敬你是一條好漢。但事關我大宋安危,萬千百姓的禍福,也容不下我講私誼了。有汪老幫主留下的密函在此, 可以證明你並非漢人。”
白世鏡此言一出,場面不由為之一靜。群丐停下了喧譁,紛紛面露驚色的,看向白世鏡和喬峰二人。
喬峰素知白世鏡為人,還算正直。倒也沒有懷疑對方作假。只是想到,自己當初歷經千難萬險,一連為丐幫立下七次大功, 方才得以登位。
自從繼承幫主之位以來,為了丐幫上下, 為了大宋,可謂是披肝瀝膽,嘔心瀝血。四處奔波,出生入死。
短短几年,就與遼國和西夏的供奉高手,交手近百餘次,也沒少經歷各種陷阱、危局。使得全身上下,竟然找不到一處完好無損的肌膚,可謂是歷經磨難、九死一生。
可是這一切,換來的,卻是防備和質疑。
原來,從一開始,人家就沒把自己,當成一家人。不然,老幫主也不會預先留下制約自己的密函了。
想到這裡,繞是喬峰素來豁達、堅韌,但想到自己一腔赤誠, 終付薄情。一時間, 也不由悲憤莫名,生出了心灰意冷之感。
環顧一週,見眾兄弟雖是面帶不忍,但接觸到自己的目光後,卻是紛紛低頭,不敢和自己對視。
不由更是心涼,忍不住嘆道:“罷了……”
眼見這錚錚鐵漢,如今卻是滿腹淒涼,低下了,就是面對刀山火海,也未曾俯低半分的頭顱。
一旁作壁上觀的段譽、王語嫣,公治惡諸人,心中不忍。丐幫中良知尚存者,也紛紛低頭轉目,不忍直視。
唯有在一直暗中關注著喬峰的全冠清和馬伕人,目中不由露出了殘忍和快意之色。
馬伕人更是緊盯著喬峰,期待他說出主動放棄丐幫之主的話語。唯有把眼前這個男人, 打落塵埃,才能洗刷,當初被喬峰拒絕的羞惱和屈辱。
眼看喬峰放棄幫主之位的話語,就要說出口。
此時,馬伕人和全冠清眼中的狡計得逞之色,卻不翼而飛,竟然露出了驚恐之狀。
群丐與段譽一行,也各自張目結舌的,驚訝看向喬峰頭頂。
喬峰一身功力,深具火候,五感敏銳,雖是心情悲涼激憤,卻也察覺到氣氛不對。
迎頭望去,卻見頭頂的虛空之處,突然出現了一道乳白色的光圈。
此光圈約莫三丈方圓,散發出濛濛的微光,給人一種神秘、聖潔之感。光圈之中,還有五道衣衫飄飛,翩然若仙的身形。
旋即,光圈一閃之後,就憑空消失不見了。五道仙姿一般的身影,好像落葉一樣,豪不著力的,不露半分煙火氣的,從十餘丈處的虛空中,緩緩飄落下來。
喬峰這些年轉戰天下,見過的高手,不知凡幾。卻也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神乎其神,不屬於人間的身法。
繞是他向來膽豪,此時也不由心生驚疑,暗道:和這五位比起來,西夏一品堂那位以輕功而聞名的雲中鶴,簡直就像蹣跚學步的小孩子一樣。莫非這世上,真有什麼仙神妖鬼不成?
喬峰強按心緒,凝神望去,只見這五位不速之客,乃是三男二女。俱都年紀不大,其中最年長者,也未及弱冠。
三男之中,最顯眼的,就是那個十二三四,宛如壁畫中散財童子一般俊秀的小和尚。
還有一位五官英俊,氣質沉穩中正的青年道士。與一個面容普通,腰挎長劍的剛毅少年。
兩位少女,俱都是姿容絕麗,宛如天仙化人,不過氣質各異罷了。
一位仙姿玉骨,清冷出塵,但眼眉間卻有帶著幾分凌厲、凜然之色。讓人不敢逼視。
另一位則身材高挑,英姿颯爽,只是,膚色要黑一些,氣質也相對親和一些,沒有那種凌厲出塵之感。
喬峰自繼位以來,也算是交遊廣闊,閱人無數。卻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優秀的年輕人。就算是容貌普通那位挎劍少年,也是氣度不凡,一下子就把才結拜不久的二弟,段譽給比了下去。
和段譽一起那位王姑娘,原也算難得的絕色佳麗,容貌上,比之這兩位少女,並不輸多少,但氣質卻差太多了,就像籠中畫眉和雲中仙鶴的差距。
想到這裡,喬峰愈發懷疑,這五個少男少女,不是凡俗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