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豫州水患治理的很順利,豫州百姓很高興,朝廷很高興,但是有一個人卻不高興。
李應樾怎麼也想不到,事情會變成這樣。
他放流言出去是為了逼迫廢太子,同時也把公儀琢從國師之位上拉下來,但是現在算怎麼回事?
大街小巷都是李應棠和公儀琢的話本。
這是正經百姓嗎,正經百姓會幹這樣的事嗎?
關注的重點是不是太偏了一些?
不過寫的確實是挺好看……
不對,現在最重要的也不是這件事,還是豫州水患。
裕王府裡,李應樾的書房內,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老者,這老者不是別人,正是工部尚書高嵩。
工部尚書高嵩今年已經六十五歲了,頭發花白,一臉菊花似的褶子,再過幾年就能告老還鄉,頤養天年了。
但是他現在卻明顯很是緊張,額頭上滿是冷汗,“王爺,派去刺殺的人失敗了。”
只是豫州的地方官膽子再大也不敢貪汙那麼多修繕河堤的錢款,更不可能這麼多年不被發現,之所以能做到,自然是因為上頭還有人。
貪汙的那些菜銀子也就三成留在了豫州,另外的七成則是進了工部尚書和李應樾的口袋裡。
李應樾冷冷道:“失敗了一次,你不會再派人去刺殺第二次,第三次,不然就這麼等死嗎?”
“是,是。”
高嵩道:“可是下官手裡實在是沒人了。”
先前李應棠查封的那個莊子就是他開的,莊子被查封,拔出蘿蔔帶出泥,其他人也一併被李應棠清理了許多,他手底下實在是無人可用了。
畢竟他只是一個文官,不是武將。
李應樾道:“我再撥給你幾個人,這次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絕對不能讓穆越廷和大祭司活著回到京中。”
高嵩要到了人就告辭了,他為官多年,自然也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一旦穆越廷治完水患壓著豫州的那些地方官進京,供出他來就麻煩了。
這些年都是他代替裕王做事,但是真要把他抓起來,他卻不敢供出裕王來,他家人的命可都捏在裕王手上,到時候只能由他自己一個人承擔下所有的罪責。
他現在很是後悔,當初為什麼要上裕王這條賊船。
他從裕王府的角門偷偷溜走上了一架小馬車,完全沒有注意到角落裡有一雙眼睛在看著他。
很快,孔雀宮中的李應棠就收到了訊息。
“裕王開始急了。”
公儀琢有些不解,“你現在不是已經有不少裕王犯罪的證據了嗎,為什麼還不揭發他?”
這些時日雲崖和蕭靖安也透過香灰這一線索,抓到了在春典上動手腳的那個假神侍,人證和物證都有了,完全可以指認李應樾。
李應棠抱著他親了一口,“他現在犯的這些事還不足以致命,那老皇帝這些年越發‘心慈手軟’,頂多也就是把李應樾貶為庶人,只是這樣怎麼能夠。”
“而且,”他唇角勾起露出一個陰惻惻的笑,“斬草要除根,還有很多魚沒有釣上來呢。”
公儀琢:……
他現在有點迷惑到底誰才是反派。
不過李應棠雖然笑的有點變態,但還是挺帥的,他搞不懂“陰謀詭計”這些,但是他知道裕王要是急了可能還會對容瑾和穆越廷動手,他這段時間一直很擔心。
“我擔心師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