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半月,何貴決定攻堅225系列,直接做225的發動機,節奏快起來。
軍用的發動機與民用的是不一樣的,哪怕是運輸機也是一樣的。
軍用運輸機的發動機也可以加力燃燒,雖然說加力燃燒會讓發動機壽命變短,但是在遇到緊急情況時候,就多那麼一丟丟速度,都可以轉危為安。
而且軍用飛機的機體強度大大高於民航客機的強度,就是民用汽車與軍用汽車的性質一樣。
軍用運輸機需要高強度的運輸作業,遇到戰時情況,根本不在乎飛機什麼樣子了。
所以軍用飛機從效能上比民用強很多,而且軍用運輸機一般都是四個發動機,這樣一方面可以提升動力,另外一方面萬一一個被打中了,損壞了,還可以繼續飛的。
西飛那邊被高重一問,西飛兩個大頭頭火急火燎的,於是西飛這邊專案組的人就發現兩個廠長神出鬼沒的,好像隨時出現在你身後然後盯著你……。
眼看著大型寬體客機要出來了,兩人怎麼能不心急,不心急才有鬼呢?
而且距離上次火箭出來還沒多久,所以別人不會想到自己還在搞這個,正好打個時間差,這一次誰也別想拿走了。
何貴沒忙乎幾天,就來到了京都這邊,參加劉茹的博物館開業。
博物館建設的中規中矩的,沒采用什麼外國什麼高大上的設計師……就是一個四方的建築。
裡面分為五層,都是高度達到五六米的巨大空間,裡面展品已經很齊全了。
“辛苦了。”何貴陪著劉茹一起看這些展品,有些展品是復原出來的,復原難度很高。
很多人就在疑惑了,古人制造的東西,咱們高科技沒法復原?
事實上是這樣的,第一是很多材料缺失,比如一些古代瓷器的用料,現在沒有了。
第二是技術缺失,現代科技不是萬能的,就拿金字塔來說,這個簡單吧,堆砌石頭,但是怎麼建造的。
當然還有什麼西方出土的青銅器,在溫泉溼地環境下幾千年還像上週的,這是什麼高科技?要知道這種環境對於任何金屬都是致命的。
還有西方的什麼啥啥的紙張可以儲存幾千年之久,看著就像是去年的一樣,這技術也是非常牛逼的了。
劉茹在京都開的博物館,來賀喜的人很多很多,劉茹本來就是歷史系的,所以圈內的大佬都來了。
主要是當初何貴從西方弄回來的那一批古董,被圈內的人研究發表了很多的論文。
何貴本身在學術圈也是大牛人的存在,可以說學閥,自然也有一幫子人人,並且還有從何貴研發中獲得好處的。
京都的媒體自然知道劉茹的背景多深,但是外地的一些媒體就迷糊了。
“嘖嘖,這是某某大學的校長啊,沒想到親自來了。”
“那是某某研究院的院長啊,居然也來了。”
京都這些媒體人聽到外地媒體人的嘀咕,撇撇嘴,你們知道的還少的很呢。
劉哲一家子也來了,何貴與劉坤站在一起說話,周圍的人都羨慕不已,能跟這兩人說上幾句話,嘖嘖。
其他學閥也想加入進來,但是不夠資格,劉坤是把畜牧業推上國際一流水準的第一人。
何貴的名頭就更多了,把大豆行業推向世界一流的第一人,另外還有耐寒耐熱珊瑚培育第一人。
比較隱形的藥學方面,還有研究方面……。
何貴與劉坤閒聊幾句就去招呼客人去了,官面上也有人來來。
花籃都擺出幾里地去,密密麻麻的,祝賀的條幅都掛滿了。
何貴的幾個女人都來了,張嫣與楊喬還是有些羨慕劉茹的,不過沒辦法,劉茹是學霸,當然張嫣楊喬掙錢也很厲害,不過比較低調就是了。
當然軍方啥的,就沒有人來了,這來了豈不是說:嗯,這人有問題。
博物館開業了,何貴在京都忙乎了一天,然後趕緊撤,在開業的時候就有這個想跟自己聊聊,那個想跟自己聊聊,聊啥啊?估計是開專案的事情,所以乾脆跑路穩當。
自己幾斤幾兩自己不知道啊?還是回來抄現成的穩當。
軍用發動機與民用是兩個技術方向,民用的要求穩定,安全,油耗比。
軍用的要求穩定,然後推力,推力。
所以軍機的發動機噪音比較大,軍機內部也沒啥多的降噪措施,最多給乘客一個耳塞就是了。
技術方向不一樣,對於何貴來說,倒並不是什麼麻煩,反正就是抄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