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能過量,也就是開頭一段時間。
下午到民宿這邊,看看病人,然後跟老人們閒聊,這些老人有些在這裡住兩三年了,習慣了這裡的氣候,農場裡面的荷花開的整個民宿所在的山溝都是香味。
裡面還有魚,龍蝦,泥鰍等等的。
隨後何貴就進入到了個人飛行器的製造大業裡面去了,再不動手,兩年都別想有什麼成果。
這玩意太麻煩了,這引擎幾萬個零件,比渦軸複雜太多了,當然何貴弄這個其實也沒啥,歷史上牛掰的人太多了,美利堅一個少年自己製作了亞臨界反應堆,還丟垃圾桶,讓大半個城市都陷入了災難之中,記住這個熊孩子的名字,哈恩!
f14失敗的原因,最大的還是太貴,維護費用太高。
f14機體都採用了鈦合金技術,其實拿到現代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了,現代一旦被導彈擊中,很低的機率可以存活,f14的設計是在六十年代,那個年代的導彈精確度沒有現在的好,所以誕生了一些很獨特的製造思路
現代的飛機,隱身是第一的,第二就是要跑的快,只要跑的比導彈快,就贏了。
所以現代也就發動機採用鈦合金材料的比重大,機翼這些大量採用複合材料,甚至高達整個飛機40%的複合材料。
ge400發動機,是86年裝備的,比前面裝備的引擎要好很多了。
另外f14還有一個缺點,那就是兩個發動機間距太開了,這也導致在起飛的時候不能加力,因為震動原因什麼的。
另外就是f14維護太貴了,何貴現在這個單發的,其實比較適合現在的作戰思路,現在作戰在防空與制空之間爭奪,就是飛機脫離了制空區域,危險也是很大的。
只有殲20這種隱身戰鬥機,才是適合孤軍深入,實施精準打擊,就像黑夜中的匕首一樣。
何貴這個單人飛行器,拋開了昂貴的機翼機匣,單發,如果現在複合材料技術運用的多,那麼航程比f14一點也不差,一方面這個原型機,增加了2.5噸的燃料儲備。
第二是機體減重,少個發動機,機身減重,耗油量又降低一部分。
在94年得到的技術資料,比f16要好很多了。
何貴主要其實就是為了製造引擎,其餘的都是糊弄過去就算了,直接鋁合金蒙皮加鉚釘,雷達倒是可以抄f14的,畢竟這玩意牛逼。
“看來網友段子說的發動機維護,自己以後也可以接這樣的生意,畢竟駱駝那邊的f14就是美利堅的心頭大患。”何貴心裡琢磨著,這件事情呢,可以做。
為什麼美利堅一直不敢直接動駱駝,還不是因為對方有f14與不死鳥。
雖然啊……不死鳥沒有什麼有效擊毀記錄,但是畢竟是一個四米長的大傢伙,然後飛行180公里,再不好點,萬一f35或者其他被打落在了駱駝境內……咳咳,白白便宜了另外兩個就不划算了。
想到自己以後可以搞個企業接戰鬥機保養維護,何貴就感覺自己有很強的動力……。
圖紙,綜合資料,然後就是原材料,何貴把零件一個個的分解出來,然後網上找了一大堆的資料資料。
有些資料是猜測的,要是別人來製造,肯定不知道那個是正確的,但是何貴這種知道正確答案的人……。
後面哪怕是上面來檢查,也只是會說,何某人運氣好啊,別人猜測的資料居然居然對了……當然還是要弄失敗的試驗不是?
混一些論壇,這些論壇大佬的腦洞不得不說,牛叉,很多都已經接近事情真相了。
只是呢,這些論壇大神就是純理論的,這玩意沒辦法實踐,比如小涵道比,等等的。
何貴就找這些理論紮實準確的跟這些傢伙槓。
然後這些大神就會拿出一套一套的理論來反駁你,打臉你,然後何貴會再挑刺,然後吸引更多的人來戰鬥,來圍觀。
何貴就要這些傢伙發表理論,偶爾自己還甩出一個似是而非,但是已經非常接近正確答案的問題,讓這些大神互相之間戰鬥,有正確答案了呢,自己就不繼續煽風點火了。
這些以後就是資料,只是何貴有足夠的力量去驗證這些理論,比如引擎內部的渦扇的葉片,甚至有些大神還有一些圖片,不知道從哪裡搞到的。
老大老二放暑假了,還好達到了何貴的要求,所以回到農場來了,不過到了農場之後,張嫣與楊喬又開始監督做作業了。
不完成任務不準出去玩,既然張嫣與楊喬管,何貴就不管了。
何貴在這邊就早上去飛機場,晚上才回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個人戰鬥機的研發上。
首先是材料試驗,渦扇最核心的還是材料,要能夠承受這麼高的溫度,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當然出色的設計會讓內部機體表面有一層冷空氣,等到溫度達到最高,已經噴射出去了,這就是渦扇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