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學院的建設,是一個極大的工程,好在嘉靖如今有錢,捨得花錢,才能這麼快完工,不過也只是基礎上的完工,很多場地的地形,如今還在建設之中。
整個學院之中,嘉靖特地派了一萬多士兵駐守,這些士兵既有拱衛學院的職能,又能讓學生拉出來對練,可謂是一舉兩得。
對於駐守軍事學院這份差事,原本這些士兵是不怎麼樂意的,特別是聽到還要被那些小孩使喚,心裡更加不樂意了。
但這事難不倒兵部尚書王憲。
“你們還不樂意了?駐守軍事學院的差事,其他部隊想求都求不來,這裡可是有額外的俸銀的,更何況駐紮在京城之外,不比駐紮在邊境好得多?這可是皇家軍事學院,將來裡面的學子出來,都是我大明的功臣良將,將來他們還要帶著你們為大明開疆拓土呢,提前和你們的頂頭上司搞好關係,不好嗎?”
王憲的話,讓這一萬士兵瞬間反應過來了,對啊,這軍事學院裡面出來的,將來主動非同一般,聽說連那蕩平南洋的胡汝貞和趙孟靜都是學院裡的學生,要是能在這等猛將手下,將來建功立業指日可待。
一想到這裡,眾人頓感熱血沸騰,再也沒了抱怨。
軍事學院的第一批學員,周楚並不準備招收太多,暫定為六十個左右,畢竟良才美玉不可多得。
軍事學院招生之前,全國各地得到風聲計程車紳以及官員,甚至有些底層的百姓,不惜傾家蕩產,東拼西借,都要給自家的湊齊盤纏,為的就是想要趁著這個機會,一舉改變自己兒子的命運。
當然,真有這種破釜沉舟勇氣的還是極少數,但放在整個大明,也不少了,周楚讓錦衣衛暗中統計了一下,來自士紳和官員家庭的有近兩千人,來自底層百姓家庭的,也有兩三百人。
這些前來求學的學子,很多都是不遠千里來到京城,但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註定是要被淘汰的。
對於這一點,大多數人都有心理預期,畢竟每次科舉,也都會有無數人名落孫山,軍事學院相對於他們而言,已經算是一個額外的路子了。
那些士紳以及官員家庭送來的學子,大多是對兵法之類的有些天賦或者研究的,他們也清楚,倘若隨意送過來一個,基本不可能競爭得過其他人。
就算是之前嘉靖給周楚的那個名單,如今也有所調整,京城的這些官員很多都意識到隨意讓家族一個庶子去參加軍事學院的選拔,只能是浪費機會。
真武殿的建立,讓很多人意識到了一個問題,將來隨著大明不斷地開疆拓土,大明武將的地位會有所提升,雖說可能還是不如文官,但肯定是比之前要強很多的。
有著五代十國,以及唐朝後期的軍閥割據,血淋淋的例子擺在前面,即便是嘉靖和周楚,也不會讓武將的地位超過文官的。
文官的地位高了,最多就是搞搞事,但武將地位高了,那就離天下大亂不遠了。
“周大人到。”
學院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太監,這些都是嘉靖安排的,畢竟軍事學院是重中之重,嘉靖不可能不安插自己的眼線。
那些學子的父母都被擋在了學院外面,前來求學的學子按照這些太監的要求,來到了學院的一個校場之中。
眾人聽到這個聲音,整個校場瞬間安靜了下來,全都滿臉期待的看著正前方。
來這裡求學的,都是對兵法有一定研究的,或者說對這方面有著強烈的求知心態的,這些人自然知道周大人是誰,定國公周衡器。
周楚之前打過的仗,諸如在江南剿倭,還有後來的在草原上徹底蕩平蒙古人,以及後來的林鹿西征葉爾羌,還有胡宗憲趙貞吉在南洋的所作所為,這些都是周楚制定的戰略,這在如今的大明,並非什麼秘密。
這些都是嘉靖有意宣傳的,一來嘉靖是想讓其他人明白,周楚到底為大明做了多少事,二來,也是主要的一點,周楚作為皇家軍事學院的招牌,嘉靖自然要讓其他人意識到周楚的軍事能力有多厲害。
稱之為軍神毫不為過。
如此一來,倒也能堵住許多人的嘴。
不過嘉靖也清楚,這麼做也有很大的隱患,周楚的名聲過大的話,恐有蓋過他這個皇帝的風險,不過嘉靖也明白,任何事,都是有利有弊的,如今嘉靖在滿朝文武以及大明百姓的眼裡,那就是明君之中的明君。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多對嘉靖吹捧,嘉靖覺得唐太宗李世民既然能做到用人不疑,自己也能做到。
自己和周衡器還都年輕,暫時不需要考慮這些,如今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為大明培養將才,為大明開疆拓土。
正是因為知道周楚的這些戰績以及功績,校場上的這些學子一個個都將周楚奉為大明的軍神,奉為自己的偶像。
此時聽到周楚來了,一個個內心自然是極為激動的。
在眾人期盼的眼神之中,周楚來到了校場的高臺之上,看著下方的學子。
“諸位能來這裡求學,向來都是對兵法或者行軍打仗有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