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一種,牆上的資訊應該都會對自己即將進入的地方有所提示。
只可惜僅憑自己無法對這些文字進行斷代,不過按照在春秋戰國時期的地圖,這裡大機率應該是楚國的地方。
季寒使用電子波動閱讀法開始掃描山洞內壁,可是隨著翻譯出來的文字出現在自己眼前,季寒也感覺到有些失望。
因為牆上的文字並沒有記述這裡建造或者發現了什麼,而只是記錄著施工進度。
“三月推進了一百步。”
“四月推進了一百二十步。”
“五月多雨,推進了五十步。”
......
“預計剩餘的部分半年就處理完。”
看著眼前翻譯出來的文字,季寒也有些失望,因為這些文字對於建造了什麼並沒有什麼記述。
只能看出他們的施工時間應該很長。
可是在古代長時間施工是很正常的事情,光憑這個也判斷不出什麼。
不過那些計量單位倒是引起了季寒的注意。
一百步?一百二十步?
建造某樣東西是不會用這種單位來統計的,應該是今天完成了什麼?明天完成什麼?
這種單位的記錄不像是在建造什麼東西,而像是在挖掘某樣東西。
季寒再次從上到下徹底讀了一遍,更堅信了自己的猜測:
在這裡施工的那些人並不是在建造什麼東西,而是想從這裡挖掘出東西來。
而且看牆上的記錄,他們似乎對那東西的位置非常確認。
可自己明明在現實世界推斷出,這裡曾經有一條被人為封閉了的山谷。
如果自己沒有推斷錯誤,他們肯定是先到這裡挖掘出了某樣東西,然後才將這裡徹底封閉消除線索。
難道說他們也是來找神柱的?可是古人對於神柱的力量應該沒有什麼系統的瞭解才對。
而且還有一點解釋不通:
將這條峽谷再次封閉的工作量和挖開它的工作量都大的驚人。
如果已經拿到了想要的東西,就沒有必要將它再次封閉;如果沒有拿到,連這種工程都做的出來,肯定還會不遺餘力的進去拿,又為什麼會將峽谷封住呢?
季寒想起了先秦九星境中所映照的情景:
在這座只有夜晚才會出現的峽谷之中,有一面通往地底的石門,難道說他們找的也是那個?
因為自己剛剛已經在地上睡了很長時間,現在距離傍晚也就只有兩個小時。
季寒將牆上的文字拍攝下來後,便快步離開了山洞,跳回到了斷頭蜘蛛王的身上。
季寒知道目前時間是自己的優勢,所以打算今天晚上先看看這峽谷中到底有什麼東西。
確認沒有問題,再進入那個地底石門,否則還真不能確認能不能在天亮之前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