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小不愛看書,
正經書看了犯困,閒書以前能看一些,但執掌周家班後,操心的事多了,心閒不出空當。
剛把班子裡的一團亂麻,從心裡拾掇出去,另一團亂麻又擠進來了。
習慣成自然,不是說糾正就能糾正的。
她今晚也是這般,看了小半頁,文字是文字,故事是故事,她是她。
三方全沒形成默契。
周伶衣看得不入戲,覺得乏,想著再讀幾行後,就關燈睡覺。
偏偏這幾行,
讓周伶衣起化學反應了,
此時小說的劇情,是女主周筠去廬山遊玩時,想著給枕流石拍照,男主耿樺因為坐在枕流石上讀書,誤入了鏡頭。
周筠發現後,禮貌發聲請開了耿樺,可等耿樺離開,她瞧見對方跑得老遠,才懊悔自己的無禮,將人趕跑了。
這段情感青澀的劇情,像一塊小石子,投進周伶衣的心頭,蕩起了更青澀的漣漪。
那還是她八歲時。
周伶衣那年點了巫香,拜進了「巫女」的堂口。
「巫女」的傳承,與大儺一衣帶水,同屬巫家支流。
剛入堂口,師父讓周伶衣學著搖鈴控制紙蝶,她練習的地方,就在老家後山的溪流旁。
好容易將紙蝶控制得勉強能飛動,
當時四歲的弟弟,笨拙的走到飛得不高的紙蝶處,伸手一撲,樂得直冒鼻涕泡。
“姐姐,我撲到蝴蝶了,給你玩……”弟弟張開手,一隻破爛掉的紙蝶,躺在掌心。
周伶衣很生氣,當場鑿了弟弟兩個爆慄,痛罵了一頓。
弟弟哭哭啼啼回家,
當天夜裡,周伶衣還在生氣,見到門口迎接自己的弟弟也沒好臉色,哼了句就往屋裡走。
弟弟追上來,揪住了她的衣角:“姐姐,姐姐……對不起哦,弄壞了你的蝴蝶,我賠你一隻,別生氣了。”
他邊說,邊搖晃著手裡的玻璃瓶,一隻黑翅蝴蝶,伏在瓶底。
周伶衣這時才留意到,弟弟的身上,青一塊紫一塊,臉頰上另有三處擦傷。
顯然,弟弟為了賠自己蝴蝶,在山裡撲了一下午的蝴蝶。
周伶衣將弟弟抱進懷裡,淚水流淌在弟弟髮間。
往後,周伶衣經常逗弟弟,帶在溪邊玩耍時,便躲在樹後,操控著紙蝶,引弟弟去撲。
弟弟撲得不亦樂乎,
周伶衣藏在樹後,偷偷壞笑。
這段塵封了很多年的幸福回憶,倒是對應了《廬山戀》小說後續的劇情——周筠躲在樹後,教耿樺背洋文。
現實與小說,恍惚交錯,
原本清晰的邊界漸變模糊,直至消失。
我成了書中人?又或者書中人原本是我?
已然想不清楚。
周伶衣讀完樣稿後,只覺口乾,端過酒杯時,一顆晶瑩的液體,滴入琥珀色的酒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