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英文均以“S”開頭,簡稱6S。
整理:將工作場所中的任何物品區分為必要的與不必要的,必要的留下來,不必要的物品徹底清除。
整頓:必要的東西分門別類依規定的位置放置,擺放整齊,明確數量,給予標示。
清掃:清除工作場所內的髒汙,並防止髒汙的發生,保持工作場所幹淨亮麗。
清潔:將上面的3S實施制度化、規範化,並貫徹執行及維持提升。
素養:人養成好習慣,依規定行事,培養積極進取的精神。
安全:就是消除事故隱患,落實安全措施,保證人身安全、設施安全和產品安全。
“全員積極參與改善”理解起來就簡單多了,但卻很難實施和長期堅持下去。
鍾成剛進紅星公司時,曾經在生產現場幫忙工人解決問題,就屬於改善活動。
這裡提到的改善活動非常廣泛,比如一把螺絲刀放在左手面不方便,改到放在右手面,方便了取放,就算一種小改善。
為了鼓勵員工參與,鍾成制訂了“改善提案活動實施細則”,規則了改善的量化標準,劃分為七個等級,獎勵標準從10元一直到1萬元不等。
因為只有調動員工們的積極性,才可能真正實現製造過程的不斷完善和持續提升。
共工製造系統才不會因為人為的因素實施不下去。
至於精益生產的其它內容,鍾成是採用了“拿來主義”,有用的則用,沒用的就甩開。
把精益生產的內容融入到共工製造系統中,使共工系統的功能更加強大、更加全面。
到了3月底,機床總裝車間5條裝配線完成了共工系統的“移植”工作,精益生產方式也被鍾成編寫進了共工系統的實施規則中,在機床總裝車間率先實施了。
整個車間,無論是生產過程、現場清潔狀況,還是員工的精神面貌都是煥然一新。
李經理感慨不已,他們機床廠看起來已經有現代化工廠的樣子了,這才配得上生產的世界最先進的機床。
當然,讓他最滿意的是機床總裝車間的產量提升了33%,人員還減少了40%,投入的資金不到300百萬。
但新的問題又來了,機床總裝車間的產量大幅提升了,其它總成、部件車間的產量又跟不上了。
工業生產本來就是一個鏈條,一環扣一環。
李經理又找上了專項小組,催著他們加快實施進度,爭取兩個月完成整個機床廠的共工製造系統改造工程。
他允諾說,專案完成之後,他批假批經費,讓專項小組的所有人出去旅遊七天。
新馬泰!
是不可能的,省內景點任選。
時間多了?
多選幾個景點。
但他的諾言註定兌現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