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孫元化也頗為尷尬。這明知對方會拒絕的事,自己怎麼就忍不住提出來了呢。
“忠貞伯,貴軍那紡紗廠、織布廠,可否帶老夫前去一觀呀?”劉之綸趕緊出來打著圓場,化解雙方的尷尬。
其實浮山灣的這些民用工廠,上次他來當證婚人時,王瑞和馬舉就曾陪他參觀過。當時也是把他驚得呆如木雞,現在用來在孫元化面前顯擺一下,倒也不錯。
“如此,便遵老大人之命!兩位大人請!”王瑞欣然領著孫元化和劉之綸往紡紗廠而去。
這浮山灣紡紗廠的廠房,是三個巨大的超級大通間。至少在孫元化看來,這個所謂的車間,實在是大得有些讓人意外。
光是照明,就用了五排油燈.每一排就是二十多盞,將整個車間照得雪亮,場面甚為壯觀!
更為讓孫元化震撼的是,身穿藍色衣服的女工站成了長長的五大排。每兩人操縱著一臺飛快轉動的機器。
每一排大約一百多人。每隔二十來人就有一個身穿紅色衣服的女子站立其間。王瑞介紹說,這就是品檢員,負責檢查這一組二十來人生產的棉紗是否達標。
還有身穿白色衣服的女子,在不同班組之間走來走去的傳遞物件。王瑞介紹說,這個是負責物品傳送和計數的收發員。
孫元化注意觀看這些收發員,發現她們只是在一定的範圍內走動,頗覺得奇怪。
他正待發問,王瑞笑著朝地上一指,只見地面上用白石灰清清楚楚的畫著許多線框。
孫元化忍不住好奇地問:“王總兵,你這樣一條,你說的流水線,一天能紡出多少棉紗呢?”
“去!將你們廠長請來!”王瑞笑著對一個收發員吩咐道。
幾人繼續走走看看。孫元化還發現,第一排頭前都有一個大大的木牌。木牌上掛著許多棉紗,王瑞告訴他,這便是生產樣板.
半刻鐘不到,李小芳一步小跑著趕了過來。
見是王瑞和劉之綸、孫元化三人,她有些意外,朝三人拱身道了個萬福道:“棉紗廠廠長李小芳,見過三位大人!”
“好叫初陽兄知曉,小芳姑娘便是那李老夫子的女兒,也是忠貞伯的新婚妻子。”劉之綸趕緊介紹道。
“哦,原來是忠貞伯夫人。老夫有禮了。可否請夫人說說,你這個工廠,一天可以出多少棉紗呢?”孫元化拱了拱手,很是客氣地問道。
“回老大人的話,說一天出多少棉紗,大人未必聽得明白。這裡每天出的棉紗,大約可以織成棉布一千五百來匹吧!”李小芳想了想後回答道。
孫元化頓時聽得目瞪口呆:我的乖乖,這是一個啥概念?天文數字啊!
中制說布料時,一匹為四丈,一千多匹,便是五、六千丈。
正當孫元化想問,這麼多棉紗用在什麼地方時,李小芳又開口說了:“現在我這棉紗廠的產量,還需要擴大一倍才行。現在出的紗都不夠給北佳的棉布廠織呢!”
工業化大生產的宏大場景以及巨大的生產效能,徹底讓孫元化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