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上下對此早有定計,自然是安排設立梁國,以為屏障。
由於北海、漠北今朝人力物力用的太多,戶部不得不撥出百萬塊,為梁國建立都城。
同時,為了獎賞功臣,還得支出數十萬塊。
令人生氣的是,札薩克圖汗部被滿清擄掠一空,戰利品等若於無,這一場戰事下來,純虧本了。
如果算上人力物力的話,保守估計虧了兩百來萬。
內閣上下知其細節的,無不為之震驚。
同時又為平叛成本的巨大而感覺恐懼。
好傢伙,漠南漠北如此廣闊的地界,如果隔三差五的來一場叛亂的話,朝廷豐盈的倉庫,怕是不久就會虧損了。
這場景想想都覺得恐怖。
因此,武將且不提,文臣們倒是打定了主意,絕不能再擴大版圖了。
就算是日後開疆,也得設立藩國,一次性投入即可,免得後期拖累。
豈止是他們,朱誼汐自己也是被嚇了一跳。
白災,平叛,這將之前平定北海時留下的錢糧物資消耗一空。
如此再來一趟的話,那麼就得對北海進行搜刮,同時從內地千里迢迢運糧過去。
好傢伙,平叛成本是內陸的三五倍,即使朝廷再有錢也架不住。
“恐怕,這也是歷朝歷代打下來的疆土,卻無法長久盤據的原因。”
朱誼汐這時候才真切地發定主意,拒絕地圖開疆的爽歪歪了。
此時,在北京渡過蜜月的廣平公主,以及緬甸世子也終於提出來了歸途。
讓其鬆了一口的是,皇帝很大方的同意了,並且送上了大量的書籍。
在知道緬甸同樣信仰佛教後,皇帝甚至廣徵漢傳佛教僧侶三百人,讓其一同返程,進行偉大的傳教事業。
感受到了皇帝的真誠和後愛,孫徵灝一時間對於歸去反而不怎麼熱心了。
畢竟新京再好,在大明來說也不過是縣城的繁華,北京城才是整個世界一等一的大城,讓人流連忘返。
不過孫徵灝到底是有毅力的,同時也是個合格的政治家,他毅然決然地踏上歸途:
北京城再繁華再好,也不是他的。
而新京城,才是他的根本。
當然催促他行進的,還有孫可望那越來越差的身體。
在鎮壓緬甸勞心勞力多年,孫可望可是日漸消瘦。
如果回去不及時的話,王位可能就起波瀾了。
來時不過數百人,歸程時卻有數千人眾。
孫徵灝看著渤海水師那強大的水師,一時間有些迷了:“我緬甸何時能有如此雄壯的水師?”
“回程中,可有船匠?”
他忍不住扭頭問道。
“回稟世子,應當有的。”
 本章完